中國GDP一度突破美國的三分二 難怪美國擔憂中國崛起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如果我是白宮首席戰略師,我可能制定比拜登政府還更大規模的(對華)措施。」

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說,若以美元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度在2021年達到美國GDP的77%,這是美國130年來首次遇上競爭對手的GDP突破美國GDP的三分之二,所以不能怪美國人對中國崛起感到擔憂。

陳光炎上周五(3月8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Asia Competitiveness Institute)2024年度研究會議上,分析中美博弈對本區域造成的衝擊時,發表上述看法。

陳光炎說,過去20年,中國帶來的競爭已導致美國經濟發生結構性鉅變,美國精英低估了社會中低層在這過程中所遭受的衝擊,這也是為什麼力推「美國優先」政策主張的特朗普能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擊敗希拉莉。

另一方面,美國高層精英、大企業和資本則從中國崛起中獲益,他們主導美國總統大選和話語權,直到不需要精英金援的特朗普為美國弱勢群體發聲為止。

陳光炎說,中國出口便宜的手機、傢俱和電子產品到美國,這讓絕大部分美國人獲益,惟這些行業的員工除外,中國低廉產品充斥市場導致美國底層60%製造業工人的實際工資,在過去30年停滯不前或下降。

中國近來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持續不樂觀,消費、製造業、進出口數據全線下滑。圖為金融機構雲集的上海陸家嘴。 (路透社)

美中關係最大組成部分——7000億美元市場

不過陳光炎指出,美中關係遠超貿易範疇,事實上如通用汽車等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聘用中國工人以及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這才是美中關係的最大組成部分——7000億美元(約54,766億港元)的市場」。

陳光炎說,美國社會底層因中國的競爭而損失慘重,但美國精英和企業及其利潤、股價和股票期權等,都因中國市場的動能而上漲,那些從中獲益的美國人都保持低調,否則可能會被美國國會傳喚作證。

不過,陳光炎也指出,中國在2008年後高估自己,以為東風漸起、西風漸落,其實中美系統性競爭才剛剛開始,並將持續二三十年。

陳光炎引述我國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生前講話說,美國的強項在於創新、創意、競爭力和吸納全球人才,「這是不能低估的實力」。儘管一部分美國人正在對自己失去信心,但美國針對全球行業和專家的調查顯示,美國到目前為止仍被認為有更多突破性創新和資本。

談到中國的優勢,陳光炎再次搬出他的經典比喻「賽龍舟」。他說,中國有強大的政府,在科技戰中的規劃是長期且持續的,這也反映在獲國家支援的電動車、太陽能和風能領域取得成功的案例上,而中國個體的力量或許不是最強的,但能聽從指揮並朝同個方向前進。

陳光炎說:「長遠來看,這是股強大的力量,但主要弱點是集體盲點,這已經體現在(中國的)冠病政策中。」

陳光炎也說,美中關係存在很多複雜多變因素,未來走勢很難預測。他以拳擊賽為比喻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第四回合比賽,習近平和拜登各自都面對很多問題......接下來還有十到二十個回合,這才是將要發生的重要部分。」

東盟國家在經貿上對中國的依賴正在上升。(Reuters)

陳光炎:東盟未來可能分裂

對於美中競爭如何衝擊東盟,陳光炎說,東盟國家在經貿上對中國的依賴正在上升。

他說,世界銀行研究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新加坡的GDP就會下降1.3個百分點,馬來西亞下降0.7個百分點,印尼下降0.6個百分點。中國是本區域重要火車頭和發展夥伴,因此全球地緣政治生變已引發區域震動。

陳光炎說,這也是為什麼東盟正試圖促進多元化,包括爭取日本作為外國直接投資和市場的主要來源,爭取台灣南下戰略投資東盟,爭取韓國加入及印度作為平衡力量,以及爭取美國作為地區穩定力量。

然而,陳光炎也提醒東盟未來存在分裂的可能性,這當中有兩條潛在斷層線。一是地理,即「大陸東盟」和「海上東盟」可能分裂。二是宗教,即「佛教東盟」「回教東盟」和「基督教東盟」之間可能分裂。陳光炎說:「這將是個重大的潛在問題。」

陳光炎:美國對華貿易戰促使中國與東盟融合

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說,東盟在中美貿易戰中充當幫助中國繞道出口到美國的角色,這強化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和投資一體化,長遠可能損害美國的戰略利益。

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從2018年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由此掀起中美貿易戰。2021年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對貿易戰態度並未緩和。

陳光炎分析了美中貿易戰對本區域產生的三大影響。一、東盟從中受惠並充當幫助中國繞道出口到美國的角色。二、促進東亞地區一體化。三、逼迫中國產業升級並促進中國-東盟貿易與投資融合。

陳光炎說,東盟是中美貿易戰的主要受益者,東盟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在全球的佔比顯著上升。2016年,流入東盟的FDI在全球FDI中佔比僅6%,2022年達到了17.2%。另一方面,東盟國家還充當着幫中國繞道出口到美國的角色,這反映在三組聯動數據的走勢上: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下降,但中國對東盟出口,以及東盟對美國出口均在上升。

陳光炎說,中國有超過2.2億人從事製造業,「中國製造」地位不可能輕易被取代,「即便每個越南人都去製造業工作,搶走中國人的工作,也是不夠的」。

其次,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促進了東亞地區一體化。

陳光炎以蘋果手機為例說,貿易戰之前,蘋果手機的零部件生產、組裝和分發均在中國境內完成,再出口到歐美和日本市場;而貿易戰開始後,大量中間產品從中國轉移到東盟和印度,這意味着一部手機要先經過中國與東盟、亞洲內部的海上貿易,最終才出口到全球市場。

第三,美中貿易戰迫使中國進行產業升級,並在貿易與投資上與東盟融合。

陳光炎指出,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國於2020年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便是這種融合的體現。他說:「RCEP的簽訂也離不開一個基礎,那就是中國本身與個別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涵蓋其出口的近四成,其中許多是在東南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