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立陶宛WTO爭端 歐盟因「技術原因」暫停起訴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歐盟暫停了與中國的一項世貿組織(WTO)爭端,事情還要從立陶宛說起。

作者:童黎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據港媒1月27日報道,歐盟以「技術原因」暫停了與中國之間圍繞所謂「經濟脅迫立陶宛」發起的WTO爭端。報道稱,這是中歐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分歧之一。

歐盟貿易事務發言人吉爾(Olof Gill)表示,「這是出於技術原因而採取的程序性步驟,涉及需要為準備書面材料而對某些要素進行評估。」他還解釋稱,「作為本案的申訴方,歐盟在WTO訴訟過程中隨時可以採取這種暫停措施。」

WTO成員國26日收到一份通知稱,歐盟希望根據諒解備忘錄條款「立即暫停相關程序」。暫停多長時間「未定」,但歐盟有一年的時間恢復爭端程序。

立陶宛政府此前頻繁炒作涉台問題。2021年8月,立陶宛宣佈將允許台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同年11月,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台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此事導致中方宣佈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2021年12月,立陶宛外交部證實,中國大陸海關似乎已經把立陶宛從系統中移除。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稱,大陸已要求跨國公司在立陶宛和大陸市場中二選一……針對所謂「二選一」的說法,中方已多次澄清,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行事。

操弄反華議題反致經濟受困後,立陶宛政府將歐盟當作「救命稻草」。港媒報道稱,儘管歐盟明面上為立陶宛「站台」,但歐盟內部一些強大成員國私下裏認為,立陶宛挑起了不必要的爭端。

圖為世界貿易組織網站發布的圖片。(WTO)

2022年1月,遲遲未有實際行動的歐盟終於動起來了,它稱「除了求助WTO之外別無他法」。歐盟就中立經貿問題向WTO提起訴訟,反將中方正當維護自身權益的行為誣稱為「歧視性貿易做法」,並聲稱這打擊了立陶宛和歐盟其他地區的出口商。同時,歐盟宣稱已經掌握了中國過去幾周對立陶宛實施「脅迫」的相關證據。

中方當即回應指出,所謂中國對立陶宛進行「脅迫」,純屬無中生有、顛倒黑白。中方提醒歐盟方面明辨是非,警惕立陶宛綁架中歐關係的企圖,勸導立陶宛同歐盟其他成員國一樣,履行同中國建交時所做的政治承諾。

據報道,2023年12月,中國進口了價值1420萬美元的立陶宛產品,與2021年12月相比有所增加,但仍舊遠低於爭端開始前2020年12月進口的4310萬美元。去年,立陶宛向中國出口了超1.34億美元商品,與2020年總額相比下降了72.4%。

去年11月30日,對於有外媒稱「中國已取消限制立陶宛對華出口的貿易措施」,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表示,「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行事,也將根據相關的規則處理問題。我們再次敦促立方糾正錯誤,回到一個中國的正確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