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施壓伊朗遏制紅海攻擊 學者:中國主張標本兼治
以巴衝突的風險外溢,近期紅海局勢急劇升溫,美西方對此一籌莫展,一方面只能試圖以武力彈壓也門胡塞武裝,另一方面也傳出不斷促請中國出面緩和緊張局勢。
作者:熊超然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路透社當地時間1月26日引述四名伊朗消息人士和一名知情外交官披露稱,中方已「施壓」伊朗官員(China presses Iran)幫助遏制胡塞武裝在紅海針對來往船隻的襲擊。伊朗消息人士稱,中伊兩國最近在北京和德黑蘭舉行了幾次會議,討論了有關襲擊和貿易的問題,但拒絕提供會議時間和與會者的細節資訊。
對此消息,伊朗外交部未發表評論,美國國務院針對詢問也不予置評。中國外交部先前已明確表示,紅海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中方為緩解紅海緊張局勢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並作出了積極努力。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告訴觀察者網,中國和伊朗就紅海危機溝通是現實的,兩國長期在區域問題上保持聯繫。但對媒體報導中提到所謂「施壓」這一說法則表示不太可能,伊朗對於胡塞武裝的影響力,事實上並不如西方所宣稱的那麼大,胡塞武裝從組織到意識形態等多方面都有着相當大的獨立性。
劉中民特別強調,中方主張標本兼治,認為解決紅海危機的根源在於結束巴以衝突、平息加沙戰火,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則將這兩個問題分開獨立看待,這是不全面的。
「溝通肯定存在」
「基本上,中方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的利益受到任何形式的損害,這將影響我們與德黑蘭的商貿,所以告訴胡塞武裝要克制』。」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對路透社表示。
不過,這四名伊朗消息人士稱,中國官員並未就如果中方利益受到胡塞武裝攻擊的損害,中伊貿易關係將受到何種影響而作出任何具體評論或表態。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在過去10年一直是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兩國的貿易關係並不平衡。貿易分析公司Kpler的油輪追蹤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煉油廠購買了伊朗90%以上的原油出口,但伊朗石油只佔中國原油進口的10%。
同時,伊朗消息人士稱,中方已明確表示,如果任何與中國有關的船隻遭到襲擊,或者中國的利益受到任何形式的影響,中國將對德黑蘭感到「非常失望」。
劉中民對此分析認為,作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中國和伊朗,在包括紅海問題在內的地區問題上一直保持溝通是現實存在的,但如這篇報道所寫的「中國施壓伊朗去影響胡塞武裝,以解決美國同胡塞武裝之間的衝突」,這從邏輯上來說是說不通的,因為中國即使和伊朗進行溝通也不可能向伊朗施壓,伊朗對於胡塞武裝的影響力實際上有限。
他指出,美西方媒體現在不斷把巴以衝突描述為伊朗領導的所謂「抵抗軸心」同美國和以色列的衝突,某種程度上確有誇大的成分,伊朗與該地區多個組織確實有不同程度的聯繫,但遠遠沒有成為鐵板一塊的「反美反以色列反西方聯盟」。儘管胡塞武裝得到了伊朗的部份支持,但從一些資料上來看,其組織和意識形態有相當的獨立性,並非典型的伊朗「代理人」,因此西方宣稱伊朗可以叫停胡塞武裝有點誇大其詞了,中國更不可能在此問題「施壓」伊朗。
外媒:美方曾多次促請中方出手
路透社稱,一名伊朗內部人士還提到,儘管中國對伊朗非常重要,但除了也門胡塞武裝,德黑蘭在加沙地帶、黎巴嫩、敘利亞和伊拉克也有「代理人」,其地區聯盟和優先事項在其決策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四名伊朗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伊朗在與中方討論後是否會採取任何行動。胡塞武裝發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薩拉姆(Mohammed Abdulsalam)當地時間1月25日則表示:「他們(伊朗)不會通知我們這樣的要求,特別是因為伊朗的公開立場是支持也門,譴責美英對也門的襲擊,並認為也門的立場是光榮和負責任的。」
一名伊朗內部人士稱,儘管中伊兩國之間有着牢固的經濟聯繫,但伊朗的地緣政治決策並不會受到絕對的影響。而路透社則認為,中國的影響力在去年還是表現得非常明顯,當時促成了「沙伊和解」,結束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這對中東地區宿敵多年來的敵對關係。
路透社稱,目前未能立即聯繫到伊朗外交部對此消息發表評論。而當被問及中國和伊朗在這個議題上展開雙邊討論的議題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拒絕置評。
當地時間1月24日,英國《金融時報》曾引述美國官員的說法報道稱,在過去三個月內,美方多次促請中方敦促也門胡塞武裝減少對紅海商船的襲擊,以免在新一輪巴以衝突持續之際加劇中東緊張局勢。
據美方官員稱,包括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及其副手喬恩·芬納(Jon Finer),還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內的官員都曾向中方官員提出此事,希望中方向與胡塞武裝關係密切的伊朗轉達美方的「警告」,讓其遏制胡塞武裝的襲擊。
報道引述一名美國國務院官員的說法稱,美國官員還在聯合國安理會施加壓力,而中國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一名美國官員表示,有「一些跡象」表明中國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接觸,但「並不明顯」,並稱自己「不想誇大中國已經做了什麼或產生了什麼影響」。另一名官員說,美國將繼續就此向中國提出問題。
紅海危機的根源在巴以衝突 中方主張「標本兼治」
也門胡塞武裝最早出現在1980年代,當時是一個武裝組織,目的是對抗沙特阿拉伯在也門的遜尼派宗教影響力。該組織由伊朗武裝、資助和訓練,一直被西方人士認為是伊朗反西方、反以色列的所謂「抵抗軸心」的一部份。
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揭開了此輪加沙衝突的序幕。自此之後,胡塞武裝向以色列和途經紅海的商船發動了數十次無人機和飛彈襲擊,這些襲擊迫使世界上許多最大的航運公司、石油生產商和其他貨主將船隻從該地區調離。本月,美國和英國對胡塞武裝實施了軍事打擊,但未能阻止其對來往船隻發動攻擊。
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紅海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中方呼籲停止襲擾民船的行為,維護全球產供鏈暢通和國際貿易秩序。路透社引述蘇州大學講座教授高志凱的觀點稱,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受到航運中斷的影響尤為嚴重,恢復紅海的穩定是當務之急。
劉中民指出,他認為這篇報導所謂「中國向伊朗施壓」不太可能的另一個理由是,這一做法並不是中國在此問題上的全面看法。對於紅海危機,中方認為其根源在於當前巴以衝突,主張根本性地解決問題,即美國和以色列應結束在加沙地帶與哈馬斯之間的衝突。
他表示,相較於美國現在把這兩個問題獨立開來看待,根本不提紅海危機和巴以衝突之間的關係,中方所持的立場是「標本兼治」,即問題的源頭在於巴以衝突,因此不可能單方面向伊朗「施壓」影響胡塞武裝,這種做法並非解決當前問題的路徑。
1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對近期紅海局勢急劇升溫深表關切。紅海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中方為緩解紅海緊張局勢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並作出了積極努力。中方呼籲停止襲擾民用船隻的行為,敦促相關方面避免給紅海緊張局勢火上澆油,依法共同維護好紅海水域航道安全。必須強調的是,紅海局勢緊張是加沙衝突外溢的突出表現,當務之急是盡快平息加沙戰火,防止衝突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中方同時也認為,安理會從未授權任何國家對也門使用武力,要切實尊重包括也門在內紅海沿岸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局勢降溫,維護紅海地區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