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設立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監管規則

歐盟設立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監管規則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歐盟議會在長達近40小時的馬拉松談判後,在12月8日終於就人工智能(AI)設立規則達成協議。協議包括政府如何管理在生物識別及監控中使用AI,以及如何監管像ChatGPT這樣的AI系統,法案或將成為其他各國的藍本。

歐洲議會在接下來數天將會商討細節,訂立最終立法形式。協議對使用和發展AI設立規則,如限制執法機構使用生物識別系統的範圍,禁止AI應用在社會評分及使用AI侵犯私隱等。

歐盟內部市場執行委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在X上表示,這次決定是歷史性的,歐盟成為首個為AI使用設定明確規則的大陸。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相關規則將提供一個獨特的法律框架,以開發可信賴的AI技術,不侵犯人民和企業的安全和基本權利。

世界各國政府正在尋求在科技優勢和設置監管措施之間取得平衡,包括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正就相關議題進行討論,歐盟法案或將成為其他各國設立相關措施的藍本。

私隱專員公署發表《AI指引清單》 冀促進AI在香港安全健康地發展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日(3月31日)發表《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私隱專員鍾麗玲今早(1日)表示,指引為促進AI在香港安全及健康地發展,並協助機構僱員在使用生成式AI時,能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相關規定。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3月31日發表《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協助機構制定僱員在工作時使用生成式AI的內部政策或指引,圖為個人資料私隱專員(私隱專員)鍾麗玲。(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建議機構提高政策或指引透明度 提供使用AI工具培訓

《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建議機構需訂明獲准使用的生成式AI工具、獲准許的用途及政策適用性,例如需列明可用AI的員工等。另外,機構需提供清晰指示,說明允許及不可輸入至生成式AI工具的資訊種類及數量,例如是否包含個人資料或其他資料,亦包括訂立僱員不能為從事非法或有害的活動使用生成式AI工具,並強調僱員有責任透過校對及查核事實等方式。

鍾麗玲指私隱條例列明機構須就改變資料使用目的,取得顧客明確及自願同意。指引同時建議機構提高政策或指引的透明度、為僱員提供使用AI工具培訓等。

私隱專員公署(資料圖片/夏家朗攝)

鍾麗玲:人工智能安全是國家安全重點領域之一

鍾麗玲表示,人工智能安全是國家安全重點領域之一,為促進AI在香港安全及健康地發展,《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的目的是協助機構制定僱員在工作時使用生成式AI的內部政策或指引,以及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相關規定。

為方便機構就指引或技術支援作查詢,私隱專員公署即日起推出「AI安全」熱線2110 1155。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3月31日發表《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協助機構制定僱員在工作時使用生成式AI的內部政策或指引。(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俊思資料外洩共影響127,268名人

另外,私隱專員公署早前接獲俊思管理有限公司在去年5月資料外洩的報告,調查結果顯示事件牽涉俊思營運兩個會員計劃:ICARD會員計劃及Brooks Brothers會員計劃,共影響127,268名人士,共約68GB的資料,包括會員姓名、電郵地址等,以及僱員的護照副本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