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行業組織報告:歐洲車企在電動車原料競爭「落後」中美對手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據英國《衛報》12月4日報道,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當天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歐洲汽車製造商只獲得了滿足到2030年銷售目標所需電動汽車電池關鍵原材料的六分之一,遠遠落後於美國的特斯拉(Tesla)和中國的比亞迪,「這一情況凸顯了對綠色技術資源的爭奪」。

T&E的研究基於對公開合約的分析。結果表明,只有美國的特斯拉和中國的比亞迪採取了足夠措施確保鈷、鋰和鎳的供應能滿足到2030年的銷售目標。歐盟和英國汽車製造商僅僅獲得了所需16%的鋰、鈷和鎳的合約,這些資源正是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

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最大的兩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美國的特斯拉和中國的比亞迪——在獲取關鍵原材料方面遠遠領先一眾歐洲競爭對手,除了德國大眾和荷蘭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之外的大多數歐洲汽車製造商都表現不佳。

分析發現,只有特斯拉、比亞迪、福士、福特、雷諾和斯泰蘭蒂斯六家公司簽署了鋰、鈷和鎳的長期供應合約,或計劃採取措施擺脱對相關材料的依賴。梅賽德斯奔馳只有一份公開合約與上述材料供應有關,寶馬在獲取鎳、鈷等材料方面提供的訊息尚不充分。

報道稱,一些汽車製造商可能與供應商達成秘密供應協議,還有一些汽車製造商正在尋找減少或擺脱對昂貴的鈷和鎳的依賴。儘管如此,公開披露的合約訊息依然表明,歐洲汽車製造商將不得不付出努力才能實現電動車銷售目標。

英國2023年11月1日至2日在布萊奇利園(Bletchley Park)舉行的全球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多次就AI規管發出警告的美國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也列席。(Reuters)

T&E汽車與電動車高級主管茱莉亞·波利斯卡諾娃(Julia Poliscanova)表示,供應鏈戰略將「決定歐洲電動汽車轉型的成敗,會讓一些公司落後於時代」。

「(歐洲)汽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銷售目標與關鍵礦產戰略之間存在明顯的脱節。特斯拉和比亞迪遙遙領先於大多數歐洲對手,這些公司現在才意識到保護電池關鍵原材料的挑戰,值得為那些CEO和投資者敲響警鐘。」她說。

《衛報》稱,這份報告與英國電池原材料諮詢公司基準礦業情報機構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給出的預測一致,即未來十年,一些關鍵材料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

Benchmark預測,隨着中國、歐洲和美國迅速擺脱汽油和柴油,到2030年,汽車行業對鋰的需求將翻兩番。然而,Benchmark的分析顯示,2030年鋰全球產量為270萬噸,存在39萬噸的缺口。此外,鈷和鎳也面臨着供不應求的問題,可能會拖慢車企從化石燃料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

「從中期甚至長期來看,鋰可能會成為電池行業規模擴張速度的限制因素。」Benchmark首席數據官卡斯帕·羅爾斯(Caspar Rawles)說,大型採礦項目通常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才能開始大規模生產,如果再加上籌集資金的時間,則需要長達七年。這意味着車企需要在未來一兩年內抓緊做出投資決定,才能在2030年前增加供應。

歐洲是中國電池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鋰電池出口額排名前五的國家依次是美國、德國、韓國、荷蘭和越南,佔總出口額的62.6%。其中,中國出口至德國和荷蘭兩個歐洲國家的總金額為272.97億元,超過了出口至美國的224.7億元。

目前,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在內的中國鋰電池企業均已在歐洲佈局工廠,其中寧德時代位於德國的電池工廠已在2021年逐步投產。

圖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023年11月23日出席第19屆歐盟和加拿大峰會開幕招待會。(Reuters)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今年9月曾採取行動,試圖減少在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原材料上對單一國家,特別是中國的「依賴」。歐洲議會9月14日以515票贊成、34票反對的結果,同意實現鋰和硅等關鍵原材料供應的多元化,簡化採礦企業繁瑣的各項官方程序。為了減少對外部的依賴,這項提案計劃確保到2030年,其任何戰略原材料供應從單一國家的進口不得超過65%。雖然法案本身沒有點名中國,但《衛報》等媒體認為,中國是這一政策主要的目標。

就在上周,美國財政部宣布從明年開始,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如果包含中國等國家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提供的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美媒稱,拜登政府此舉意在「扼殺」中國在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作用,但批評人士認為中國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使其幾乎不可能被排除在外,並且這些規定將減緩美國從燃油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

《華爾街日報》在本月初的一篇報道中直言,面對競爭,無論是美國通過IRA,還是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都是一種「使絆子」的手段。但如今,許多中國電池製造商都已在克服這些障礙,紛紛加大海外投資設廠力度,已宣布的規模就已經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這可能意味着美國或歐洲對標寧德時代的企業「難成氣候」。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