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風險已分散 中國轉變對「全球南方」貸款模式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正在改革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的模式,這一戰略可能有助於其保持對美國及其七國集團(G7)盟友日益縮小的領先優勢。

彭博社Rebecca Choong Wilkins、Shawn Donnan

美國維吉尼亞州公立大學威廉與瑪麗學院(William and Mary)發佈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北京已開始放棄十年前剛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渴望的大型雙邊協議,轉而支援合作貸款以降低金融風險敞口。

結果是貸款適度回落,不過中國仍跑贏了G7國家。該學院研究機構AidData現有的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向中低收入國家提供了價值790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超過美國的610億美元。世界銀行同一年作出的承諾金額約為530億美元。

報告指出,相比之下,2013年至2017年間,北京平均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約1,170億美元的融資,幾乎是華盛頓的三倍。這比之前想像的要高得多。

自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起「一帶一路」倡議以來,10年間發生了很多變化。(Reuters)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起「一帶一路」倡議的這10年裏,發生了很多變化。隨着幾個接受融資的國家宣佈主權違約,中國被批評是不負責任的貸款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密切的外交關係以及與西方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加劇了矛盾,減弱了歐洲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興趣。

這些問題再加上國內經濟放緩,可能會迫使中國重新考慮其提供貸款的模式。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希望維持自己在發展中世界的金融影響力。

「中國不會袖手旁觀,任由其旗艦級的全球基礎設施倡議毀於一旦。這不會發生,」 AidData執行董事兼報告的主要作者Brad Parks稱。「北京實際上是在執行一項救援任務。它正在審視其全球投資組合並在滅火應對危機。」

謹慎立場

中國更為謹慎的立場,要部分歸結於許多向其借款的國家面臨財政問題。

據AidData,北京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貸款中,約80%流向了面臨財政困境的發展中國家。該研究機構的資料庫涵蓋了165個國家在2000年至2021年間約1.34萬億美元的金融工具。其中包括一些在該時間段內承諾,但可能直到今年才啟動的項目。

Parks指出,一些重新計算表明中國的長期看法發生了轉變,它為此制定了新的貸款和項目保障措施。中國已開始將風險分析外包給國際金融公司(IFC)等國際機構。它還通過西方商業銀行牽頭的銀團貸款進行投資。

AidData稱,這使得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專案的貸款和投資效率大大提高。雖然它利用西方機構來實現這一點,但該國投資的大多數專案仍由中國承包商建設。

報告指,中國向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的非緊急貸款組合中,有一半通過銀團貸款安排。(Reuters)

報告還指出,中國尋求的交易結構發生了變化。中國向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的非緊急貸款組合中,有一半通過銀團貸款安排。AidData稱,其中超過80%有西方商業銀行和多邊機構涉足。

「北京現在表現得像一位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組合經理,」 Parks和該報告的其他作者寫道,並稱西方決策者對該國為去風險所做的努力知之甚少。「華盛頓、倫敦和布魯塞爾越來越有可能在與已不復存在的舊版一帶一路競爭。」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