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會或三藩市上演 學者:台灣問題是重中之重
美國白宮週二(10月31日)宣布,美中兩國元首11月中旬將在三藩市舉行會談。 受訪學者分析,中美關係需要一套穩定且可控又能表達關切的新模式,因此要及時對話;而關鍵是,雙方能否在台灣問題上形成新的政治默契。
白宮發言人尚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週二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中旬將在三藩市(又稱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袖峰會(APEC) 場邊,舉行雙邊會談,進行建設性對話。
她並形容,這將是場「艱難但重要的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三(11月1日)應詢時則說,中美雙方都同意朝著實現舊金山元首會晤共同努力。
他還說,正如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中國外長王毅日前訪美時指出的,通往三藩市不能靠「自動駕駛」,雙方要切實重回峇里島議程,把兩國元首的共識真正落實處,排除干擾、克服障礙、增進共識、累積成果。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指出,這次元首會面對加強中美關係穩定、兩國高層的交往和溝通,以及拉動社會、科技、旅遊、文教等產業交流持續恢復,有重要意義。
他說,中美關係需要一套穩定可控,同時又能對各自關切做出合理反應的新模式,因此及時溝通、對話非常重要。 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中美需要在一些重大關鍵議題上,形成一些新的政治共識和策略性默契。
至於什麼是重大關鍵議題? 他認為,雙方會面時一定會對中東、烏克蘭、朝鮮、南海局勢有所溝通,但台灣問題必然是重中之重。
朱鋒指出,去年3月中美元首視訊通話時,美方承諾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以聯盟壓制中國、不支持台獨,以及無意與中國衝突。
他說,雖然過去的大半年,美國低調處理賴清德、蔡英文過境,顯示在台灣問題上略有收斂,但中方對「四不一無意」的落實仍頗有意見;而從美國的角度來講 ,可能也對中國持續軍事施壓有很多擔憂。
朱鋒認為,中美關係若要有新模式,在台灣問題上形成新的政治默契、共識將是重點。
拜登和習近平上一次會面,是在去年11月的印尼峇里島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
去年G20會面後,外界一度認為中美關係可望回溫,卻因今年初的氣球事件再次降到冰點,直到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5月在奧地利與王毅會面,雙方才逐步恢復接觸。
在此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6月訪問北京,緊接著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乃至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加州州長紐瑟姆( Gavin Newsom,又譯紐森)也陸續訪華。
學者:台灣問題上中美恐達共管分歧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盧業中受訪時指出,氣球事件後,中美高層仍試圖維持溝通管道通暢,以頻繁互動抵消氣球事件所引起的高度不信任,進而促成這次三藩市會面。
他認為,雙方領導人都期待藉由這次會面,展現具有處理與彼此關係的外交能力。
至於會面的具體成果,盧業中研判,對雙方而言,避免以哈衝突再擴大,可能是共識較高的議題;但在台灣問題上,恐怕難以達到共管分歧的地步,還是以各自表述立場為主 。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