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哈馬斯開戰 多國示威者上街政府嚴防激化 東南亞面臨考驗
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的衝突爆發後立即引起全球高度關注,多國隨後都發生大規模的抗議遊行,這股情緒從中東、歐美,延燒到亞洲,乃至東南亞。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撰文:陳瑞德
剛在星期二(10月24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就有一場聲援巴勒斯坦大集會近兩萬人出席,首相安華(Anwar bin Ibrahim)親臨現場厲聲斥責西方與以色列在加沙的行為,並喊出「鬥爭到底」的口號。此前甚至出現數百人湧到美國大使館抗議美國支援以色列的情況。
印尼首都雅加達也出現大規模抗議集會,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也在事後公開指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土地的侵佔是造成衝突的根本原因。
新加坡則第一時間譴責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為。首先出面闡明立場的內政部長尚穆根提醒國人:「對巴勒斯坦人的困境深表同情之餘,也可以毫不含糊地譴責以色列境內發生的恐怖襲擊。因為無論是原則問題或歷史遺留下的創傷,都沒有任何理由能為這些暴行辯護。」
總理李顯龍和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也先後對加沙情況表態。李顯龍認為以色列有權對哈馬斯採取自衛行動,但提醒「必須遵守國際法、儘可能減少平民傷亡」,而不是情緒宣泄式的報復攻擊,因為這反而會讓情況更糟。尚達曼總統出席宗教聯誼會祈禱會後在臉書帖文強調:每一輪以平民為對象的極端和暴力行徑,都會使人心變得更硬,製造新的敵人;也就更難為年輕一代找到未來通往和平之路。
三位領導人也同聲呼籲國人,絕不能容許外部事件影響國內種族和諧與團結。
衝突發生以來,新加坡也有人以不同名義申請召開相關的公共集會活動。但是新加坡警察部隊和國家公園局於10月18日發表文告表明,基於維護公共安全,當局不會批准為以哈衝突相關的公共集會所提出的任何申請,包括芳林公園演說者角落活動。
以巴衝突發生後,東盟各國的立場雖然不完全一致,卻在10月17日首次召開的「東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上,針對以巴衝突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停火,保護平民,恢復對加沙水電糧食藥品供應,並和平解決雙方的衝突。
李顯龍在峰會結束後指出,各國也認清大家會有各自不同的觀點和處理方法,也能夠相互尊重彼此的差異。但足以總結出一些大家都認同的價值觀,並通過聯合聲明表達東盟共識,是有益的。
針對這一點,東盟研究中心聯合協調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林薇伶受訪時認為,從本次加沙衝突各國的後續反應可看出,「東盟核心」與中立原則會在特殊時候面對很大挑戰,尤其當今世界變得更加割裂複雜。東盟部分成員國會因為宗教信仰和民意壓力而陷入兩難處境,萬一抗議浪潮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激起仇恨犯罪。她提醒各國要多加關注敏感地區,例如宗教場所以及大使館等的安全狀況。
林薇伶同時指出,新加坡雖然不允許遊行,並不代表民眾對本次以巴衝突無動於衷,因為社交媒體上紛紛展現的中東暴行內容也可能會激起民間情緒,進而影響國家與社會凝聚力。因此她建議政府此時在關注安全局勢的同時,鼓勵跨種族與跨宗教交流,促進民眾間的理解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