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法國宣佈撤軍尼日爾 「聖戰」中心現骨牌效應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 )24日宣佈,法國將從尼日爾撤軍,終止與對方的軍事合作。該國今年7月發生政變,至今局勢未有緩解。除法國駐當地大使被立即召回外,1500名法國士兵將在今年底前撤出。
在過去十年間,法國為應非洲領導人的要求,在極端伊斯蘭武裝組織的活動據點——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薩赫勒地區,部署數千名士兵,以打擊恐怖主義活動。美國等其他西方國家亦在提供促進發展的援助、訓練軍隊。然而,這些活動未能阻止當地動蕩局勢加劇及民主制度的瓦解。
西非政變多米諾骨牌
近年來該地區恐怖主義活動亦日益猖獗,位於危機中心的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僅去年就有4200逾人死於武裝衝突中,鄰國馬里和尼日爾也受到恐怖分子襲擊波及。這三個前法國殖民地國家馬里(Mali)、布基納法索及尼日爾亦接連發生政變,三國新領導人先後要求法國撤軍。
目前,法國駐馬里、布基納法索軍隊已經撤離。
今年7月發生政變的尼日爾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其領導人曾被西方國家視為該地區最可靠的盟友之一。該國亦是通往歐洲的移民路線上的一個重要過境國。近年來,歐盟已投入數億美元,在尼日爾北部地區設立中轉中心和遣返航班。
政變後,該國總統巴祖姆(Mohamed Bazoum)被軟禁。外界認為政變進一步破壞了尼日爾的穩定,並為可能極端分子擴大勢力範圍創造機會。
由於美國、法國和歐盟均不承認軍方領導的新政府——全國國土安全委員會(CNSP),仍將巴祖姆視為唯一合法的民主領導人,造成法國與該國新軍事領導人之間緊張局勢升級。
幾個月來,儘管尼日爾新政府不斷施壓,但馬克龍一直拒絕其撤軍要求。他認為,法國是在馬里、布基納法索和尼日爾等國的請求下才進行軍事干預,如果沒有法國軍隊,這些國家就會成為恐怖組織的犧牲品,並指在法國撤軍後,這些國家的伊斯蘭恐怖組織暴力活動亦在上升。但這些言論激怒了西非國家的領導人。
上周日,法國與尼日爾終於發佈聯合聲明,宣佈撤軍。「我們將結束與尼日當局的軍事合作,因為他們不想再打擊恐怖主義。」馬克龍說,法國在尼日的軍事存在是為應當時尼日政府的請求,但自7月發生軍事政變後,法國和尼日爾之間的軍事合作已經暫停。法國目前拒絕承認新政權,而他已把撤軍決定告知了被廢黜及軟禁的巴祖姆(Mohamed Bazoum)。
目前,法國在尼日爾的鄰國乍得以及西非和中非的塞內加爾、科特迪瓦和加蓬仍有駐軍,但該國未來在區域內的軍事存在並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