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國務卿:無法將中國排除在關鍵礦產供應鏈外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據美國彭博社消息,當地時間9月22日,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增長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何塞・費爾南德斯(Jose Fernandez)表示,儘管華盛頓正尋求實現產品原材料來源「多元化」,但美國不可能將中國排除在關鍵的礦產供應鏈之外,需要繼續與中國合作。

費爾南德斯在紐約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表示,中國在原材料加工等領域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非常樂意與中國在這方面開展合作,目前我們從中國公司購買了許多礦產品。」

他指出,中國依然是美國的「重要合作夥伴」,特別是因為中國加工的礦產品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而推廣電動汽車是拜登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核心原則。「更大的問題是氣候變化,世界需要中國的參與。沒有中國,我們無法解決氣候危機。」

費爾南德斯強調,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美國主要的貿易夥伴,「我們將繼續與他們合作」。但他同時聲稱,美國政府將在合作的同時保護美國公司的利益,並在美方認為所謂「應該指責的地方」指責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9月19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發言。(Reuters)

美國總統拜登19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時也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不想與中國脫鈎。拜登在講話中說,美國尋求以「負責任的方式」管理兩國競爭,避免競爭演變成衝突。但他同時聲稱,美國政府致力於確保所謂「自由公平的經濟競爭環境和規則」。

美國政府在去年與澳洲、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夥伴國家建立了「礦產安全夥伴關係」,這項倡議即由費爾南德斯領導,旨在加強美國的關鍵供應鏈。彭博社稱,美國政府想要通過倡議將外國投資和西方專業知識引入發展中國家的採礦業,幫助美國獲取鋰、錳和鈷等關鍵原材料的供應。

儘管美國政府一再鼓吹要「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美國經濟學家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雖然減少了來自中國的直接進口,但經由產業鏈在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國的再分配,中美的「間接供應鏈」聯繫依然完好,甚至有所加強。

圖為2023年8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中國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 (REUTERS)

中方宣布自8月1日起對鎵和鍺兩種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後,美國商務部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國防部則發現美軍「缺乏鎵的儲備」。鎵和鍺對於半導體、電信和可再生能源行業至關重要,其中鎵更是用於半導體和軍用雷達系統的關鍵物質,美軍的多款「尖端軍用雷達」,都依賴鎵來支持其天線和其他重要部件。

為保障美國的鎵供應,五角大樓計劃在今年年底前首次向美國或加拿大企業簽署回收鎵的合同,「重點從現有的其他產品廢物流中回收鎵」。

美國國會下設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曾在2022年的年度報告中援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稱,在美國淨進口依賴度超過50%的47種材料中,中國是其中25種材料的唯一或主要進口來源之一,其中就包括鎵。

圖為2023年7月8日中國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內,一名工作人員走過會議會場。財政部長耶倫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此進行會面。(Reuters)

有關「關鍵礦產領域對華依賴」的說法,中國外交部此前表示,中方一貫認為,關鍵礦產資源國都應該為保障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承擔全球相關礦產供應的責任,確保相關經貿合作正常開展。同時,不應將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衝擊現有世界經濟體系。中方將繼續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月1日談及中美關係時也表示,渲染競爭有百弊而無一利,尋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選擇。事實反覆證明,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要跳出競爭對抗邏輯,照顧彼此利益和關切,尋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約數,畫出合作共贏的最大同心圓,為中美兩國各自發展、共同繁榮,為全世界和平與發展共同貢獻大國智慧和力量。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