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若不行動 2030年像依賴俄羅斯能源一樣依賴中國電池
「歐盟可能會像依賴俄羅斯能源一樣,依賴中國電池。」路透社9月17日以此為題發文稱,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近期起草的一份報告稱,到2030年歐盟將高度依賴中國生產的鋰電池和燃料電池。該報告要求歐盟採取「強有力措施」,減少「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撰文:陳思佳
報道稱,歐盟領導人10月5日在西班牙格拉納達(Granada)舉行會議,這份文件會成為討論歐洲經濟安全問題的基礎。文件指出,為解決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間歇性問題,歐盟需要找到儲存能源的方法,以實現2050年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
這份文件估計,歐盟對鋰電池、燃料電池和電解池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內飆升,需求可能增長10至30倍。儘管歐盟在電解池製造的中段和組裝階段佔據強勢地位,擁有全球市場50%左右的份額,但歐盟在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方面高度依賴中國。
西班牙政府起草的文件將中國生產的電池類比為俄羅斯出口的能源,「如果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到2030年,歐洲能源生態系統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可能與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相似,儘管兩者性質有所不同。」
歐盟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歐盟天然氣消費總量的40%、石油進口總量的27%和煤炭進口的46%都來自俄羅斯。路透社稱,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停止從俄羅斯購買大部份能源,這導致歐盟能源價格震盪、通貨膨脹飆升。
此外,文件還指出,鋰電池和燃料電池並不是歐盟唯一脆弱的領域,「數碼科技領域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預測表明,歐盟對感應器、無人機、數據伺服器、存儲設備和數據傳輸網絡等數碼設備的需求將在這個10年內急劇增加。」
報道稱,出於對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影響力的「擔憂」,歐盟領導人會在10月的會議上討論歐盟委員會的建議,試圖減少所謂「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歐盟已頒布一系列涉及電池行業的政策。當地時間8月17日,《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Regulation on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正式生效,要求自2024年7月起,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從原材料提取到生產和回收的碳足迹,到2027年7月要達到相關碳足迹的限制要求。
這意味着,包括中國電池企業在內的電池製造商若要在歐洲市場銷售電池,將受到更嚴格的環境和盡職調查要求。
歐洲議會9月14日還通過一項法案,同意實現包括鋰和矽在內的關鍵原材料供應的多元化,簡化採礦企業繁瑣的各項官方程序。為減少對外部的依賴,這項提案計劃確保到2030年,其任何戰略原材料供應從單一國家的進口不得超過65%。
雖然法案本身只是稱「單一國家」,但包括英國《衛報》在內的媒體認為,這項政策主要針對的目標是中國。報道稱,歐盟試圖通過這項法案,獲得更多製造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電池和其他綠色轉型關鍵元素所需的關鍵材料。
歐洲是中國電池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2023年一季度,中國鋰電池出口額排名前5的國家依次是美國、德國、韓國、荷蘭和越南,佔總出口額的62.6%。其中,中國出口至德國和荷蘭兩個歐洲國家的總金額為272.97億元,超過出口至美國的224.7億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出於政治目的人為設限,將干擾相關國際合作,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利於產業發展,更不符合任何國家的利益。
汪文斌指出,中歐是夥伴而不是對手,雙方經濟聯繫密切,有很強的互補性,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希望歐方客觀看待中歐合作,增進中歐共同利益,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