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研究指核廢水或240天抵達中國沿海 日漁民憂慮生計
日本政府8月22日宣布,最快24日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經處理核廢水排放大海。日本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都認為排放措施安全,韓國政府亦指其不存在科學或技術問題,但無法釋除所有人的疑慮。有日本水產業人士擔心事件打擊當地的業界生計,另外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模擬排放情況,估計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到達中國沿岸。
共同網22日報道,在日本決定排放核廢水計劃後,中國已對日本海產品採取全部進行放射性物質檢測的管制措施,部分品類的出口暫停,如今正式公布排放日期,當地水產相關人士和企業認為,假如負面形象擴散,其他國家或可能相繼加強管制,因此呼籲日本政府需要推出更多對策,讓漁民能維持生計。
業界:訂單減少 內銷或有難度
報道引述北海道及青森縣的水產業界人士指,有公司的扇貝約30%出口量是輸往中國,但在中國加強檢測後,訂單已經縮水,並認為日本人口在減少,產品轉為內銷也無望。
日本政府指,鮮魚清關時間原為一天左右,不過在中國強化管制後,清關時間有時需要花費2至4週。有水產公司稱難以防止鮮度下降,所以暫停向中國出口在九州養殖的油甘魚和金槍魚,同時根據情況,維持最低限量的冷凍扇貝和三文魚的出口。負責人直言,難以想像前景。
他們希望負面形象不要擴散,同時期望政府可以補償損失。而日本政府已決定建立對漁業人士的支援體制,將支援擴大國內消費和開拓新的出口市場等。水產廳亦會在排放核廢水30天每天對比目魚實施檢測,在網站上公佈結果,希望向外界大派定心丸。
清華學者模擬排放對全球影響
另外,核廢水如何擴散都是外界關注焦點,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張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團隊在2021年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別建立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型,並實現了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的長期模擬。
他們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發表研究結果,宏觀模擬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1200天後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核廢水之後一邊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擴散,另一邊通過澳洲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轉移。
研究人員認為,在該研究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進一步試驗來探究生態環境對於放射性物質的敏感性,確定放射性物質濃度增加對於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程度,從而最終判斷排放核廢水這一行為對於整個海洋和人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