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技術是西方下一個「打擊目標」?美英同稱警惕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美國運輸部長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7月下旬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稱部門對中國自動車公司有關於國家安全的憂慮,似暗示自動車技術或會成為美中新戰線。另一方面,英國官員也稱擔憂中國將利用電動汽車收集英國情報。

布蒂吉格7月20日向路透社說:「無論我們說及硬件還是軟件,就像對電訊或TikTok的擔憂一樣,對中國運輸技術也存在擔憂。」

他稱華府正在研究與那些中國公司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它們蒐集的數據,以及如何使用它們。

布蒂吉格更說,自動車技術或會成為美中正在進行的科技冷戰最新戰線。

圖為美國運輸部長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2023年5月8日現身白宮南法院禮堂(South Court Auditorium)。他當時在聆聽總統拜登就航空業以及保護消費者的議題發表講話。(Reuters)

4名跨黨派議員7月去信布蒂吉格及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要求對中國的自動車技術在美國的流行情況,以及如何限制這一趨勢做調查。布蒂吉格7月20日接受路透社訪問,正是對信件的回應。

議員在信中寫道:「自動車、激光雷達、雷達、攝像鏡頭、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傳感器和半導體所使用的技術都可用來收集有關美國民眾和基礎設施的數據,這些數據傳回分享中國,並最終分享給中國共產黨」。

議員也特別關注一些中國公司在美國進行自動車和設備測試。

議員在信中引用加州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包括百度Apollo、小馬智行、AutoX、文遠知行、滴滴出行、輕舟智航、元戎啟行7家中國公司2022年在美國人口稠密的地區測試自動車。

圖為百度旗下Apollo在北京試行自動駕駛的士,為2022北京冬季奧運時服務準備。(Apollo)

英忌憚中國南的矛盾

另一方面,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稱,英國政府官員擔憂中國將利用電動汽車收集英國情報,但為了盡早實現零排放目標,英國將被迫輸入更多中國電動車。英國尚未找到中國電動汽車被用於間諜活動的證據。

報道稱英政府擔心,中國電動車內嵌的技術,可能被用來收集大量訊息,包括位置、錄音和影像片段,同時也容易受到遠程干擾而無法使用。

英國在2020年禁止中國電訊設備供應商華為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並設定截至2027年底移除所有華為設備的期限。

英國前內政大臣彭黛玲。(Reuters)

前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稱中國電動汽車構成類似的威脅。

《電訊報》稱中國汽車在英國市場的迅速普及加劇了這些擔憂。該國為達致零排放目標,設置了2024年公司新車銷售的22%必須是零排放車型,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80%。如製造商未能達到目標,他們將不得不支付罰款或從別的公司購買「積分」,中國的電動車和特斯拉(Tesla)將有望受益。

雖然這些擔憂在英國政府內部引發討論,但它目前尚無證據證明中國利用汽車進行間諜活動。該報引述政府官員稱,他們將繼續關注這個問題,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