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碩:西方國家須反思不參與「一帶一路」是否明智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前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7月12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稱,他認為一些西方國家必須仔細反思,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明智。

馬凱碩向中新社表示,只有12%的人生活在西方,88%的人生活在西方之外,西方必須學會如何更好地與這88%的人合作,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反對或不願意參與,他認為一些西方國家必須仔細反思,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明智。

他又指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如果美歐能夠參與實際的基礎設施建設,世界將會獲得積極的發展。

馬凱碩(右)2023年7月在北京與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左)合照(Twitter@Siddharth Chatterjee 常啟德)

訪問:

中新社記者: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已經10年,您如何評價「一帶一路」倡議在過去10年的發展和在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馬凱碩: 「一帶一路」倡議受到了全世界範圍內的歡迎,全球各地許多重要基礎設施項目都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建設的。事實上,各國都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簽署了合作文件,這表明各國看到了其中的價值。

如果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進行民意調查,請記住只有12%的人生活在西方,88%的人生活在西方之外。我毫不懷疑,88%中的大多數人會對「一帶一路」倡議感到滿意,並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做更多工作,所以我會說這一倡議是成功的。

「一帶一路」倡議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反對或不願意參與。但我認為,一些西方國家必須仔細反思,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明智。我們正在進入世界歷史的新時代,在一個多元文明和多極世界,西方必須學會如何更好地與這88%的人合作。我認為,可以從「一帶一路」的成功中學習,並努力效仿它。

中新社記者:您提出西方與非西方的結構性矛盾將影響未來全球秩序,解決方式之一在於通過多邊機構建立起橋樑。在您看來,這一過程中「一帶一路」倡議將可以發揮什麼作用?

馬凱碩:我希望西方能反思在成為非西方國家發展夥伴上的失敗。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本週在《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西方必須與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更好的關係,這就需要西方認清自己的雙重標準和虛偽。世界其他國家對西方的所作所為有很多擔憂,如果西方想要擁有它所希望的影響力,就必須認識到它所宣稱的道德優越感既不是不可挑戰的,也不是不受挑戰的。

我同意他的觀點,即西方應該仔細反思對世界其他國家到底做了什麼。雖然他們聲稱正在努力幫助世界其他國家,但許多西方援助項目並沒有起到幫助的效果。事實上,我在《大融合:東方、西方,與世界的邏輯》一書中提出,西方每向世界其他地區提供1美元,就有80美分返還給西方,只有20美分流向其他地區。西方應該對所做的事情進行更多反思,意識到與中國在「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實際上可能符合西方的利益。

中新社記者:您曾指出,美國和歐盟模仿中國先後推出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這是對「一帶一路」倡議最好的褒獎。您現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是否可以有進一步的補充?

馬凱碩:我當然相信模仿是最好的褒獎形式。美國和歐洲目前都在努力參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這是一個積極的發展。但可悲的是,美國本身面臨著巨大的悖論。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今天的基礎設施相當糟糕。我記得美國總統拜登最近說過,「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美國機場能排進世界上最好的25個機場,美國到底怎麼了?」

美國沒有對自己的基礎設施進行投資,這是個悲劇。因此,我們應該鼓勵美國不僅投資海外的基礎設施,而且投資本國的基礎設施。要讓世界相信你在基礎設施方面做得很好,首先得通過投資自己的基礎設施,這就是我希望美國和歐洲能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學到的東西。

中新社記者:從美國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計劃,到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再到七國集團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倡議,不少分析認為,相關計劃旨在遏制「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力。您認為美歐提出的基建計劃能挑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嗎?如何評價這些計劃之間的關係?

馬凱碩: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如果美歐能夠參與實際的基礎設施建設,世界將會獲得積極的發展。但美歐的悲劇在於官僚化,他們可以宣布一個項目,但僅僅宣布項目起不到任何幫助,更重要的是需要交付項目。「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之處在於,宣布項目和交付項目之間,時間相當短。而在一些西方的項目中,可能現在宣布,但交付需要10年或者20年之後,為時已晚。因此,我認為美歐應該向中國學習如何在創紀錄的時間內交付項目,真正立即幫助其他國家,而不是要求對方等待幾十年才能看到結果。

中新社記者:中方多次表態稱不會去挑戰和取代美國,您在著作《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中也提出,即使中國的影響力有所增長,也無意取代美國,扮演全球領導者的角色。但似乎美國並不這樣認為,而是將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等都視為挑戰。您如何看待美方對中國戰略意圖的誤解?

馬凱碩:你說得很對,美國對中國試圖實現的目標有很大的誤解。我認為美國的主要問題是已經習慣了百餘年來一直是世界第一,對於美國來說,在心理上接受可能成為第二是可怕的,這也造成了美國對阻止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偏執。但事實上,美國和中國可以通過雙贏的方式共同合作,世界其他地區也將從兩國的合作關係中受益。我們面臨著氣候變化、公共衛生、潛在金融危機等全球性的緊迫問題,所有這些全球性挑戰都需要美國和中國共同努力。

中新社記者:一段時間以來,「去風險」替代了「脫鉤」成為國際關係領域的熱詞,西方政界和學界的一些人士認為,「去風險」不是「脫鉤」,是旨在消除供應鏈方面的過度依賴,但中方對此並不認同。您如何看待西方提出「去風險」的意圖和影響?

馬凱碩:我想說,「去風險」聽起來比「脫鉤」更好,但當你想看國家要做什麼時,不是聽他們說的話,而是要看他們的行動。例如,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時認為不應該「脫鉤」,那她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稅,因為這些加徵的關稅是「脫鉤」,而不是「去風險」。事實上,關稅甚至沒有給美國帶來好處,實際上損害了美國工人、消費者的利益和美國的競爭力。如果你說你不打算「脫鉤」,那合乎邏輯的做法是撤銷關稅。

美國將在一個去全球化的世界中遭受損失。東亞國家之所以在過去30年快速發展,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所說的,「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東亞國家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的海洋,全球化對東亞有利。而這才是美國應該做的,確保繼續參與全球化。正是美國發明了全球化的概念,正是美國向世界傳授了全球化的優點,看到美國放棄自己的主張,這是令人悲傷的,這一主張其實已經取得了成功。

中新社記者:我們注意到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總是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所謂「債務陷阱」聯繫在一起,您對這一現象如何看待?

馬凱碩:我認為幸運的是,一些美國和西方學者在學術同行評審的論文中,提供了很好的證據,證明「一帶一路」倡議不是所謂的「債務陷阱」。無論如何,「債務陷阱」一詞是對第三世界國家智慧的侮辱,這是西方顯示其“優越性”的一種方式。西方正在展示「我們比你們第三世界國家更聰明」,「你是愚蠢的,正在進入債務陷阱協議」,「我們很聰明,不簽訂債務陷阱協議」。這是對世界上80%以上人口的侮辱,而這種道德優越感應該被西方所拋棄。西方國家需要學習謙遜的重要性,而我認為這正是可以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