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外媒怎麼看:中美關係前景審慎 重申需要繼續對話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會在7月9日結束4天的訪華行程,她在此行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等人。有美媒指她此行獲中方領袖歡迎,也有外媒關注耶倫有關「中美幾乎不可能脫鈎」的發言,報道引述數據指中美貿易關係仍然強勁。
CNBC:關鍵是保持對話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7日報道耶倫的行程時,強調這次訪問的重要,報道引述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指,耶倫行程的關鍵是中美雙方在技術層面、高官層面保持對話,他認為中國官員非常關注美國的選舉週期,並意識到隨着選舉愈來愈近,華盛頓的反華言論或更激烈。
諾美亞洲(Matthews Asia)投資策略師羅特曼(Andy Rothman)則認為拜登政府今年對中國的對抗有所減弱,「美中關係不會好轉…… 但我認為在過去數個月來,事件失控演變成危機的風險已大大降低。」
美聯社:獲中方歡迎
美聯社7日的報道認為,耶倫在此行獲得中國共產黨領袖的歡迎,包括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即使中方無表示會改變政策。
文章指,圍繞科技、國安與其他問題的爭端,使中美關係處於數十年來最低水平,耶倫訪華旨在彌合中美對抗的裂痕。報道談到耶倫鼓勵中美共同關心的領域合作,例如是氣候變化,另外中國上月簽署協議減少贊比亞政府的債務,美方財政部官員認為這也是可以合作產生成果的領域例子。
紐約時報:仍是對手的中美開始對話,這是一個開端
《紐約時報》訪問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他對耶倫的訪華的成果表示審慎,認為除非華府改變對中國的政策,否則今次中國之行不會令兩國關係有可持續改善。
報道亦引述前商務部官員、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何偉文的意見,指出中美之間有極大鴻溝,但雙方持續直接交流有重要意義。
內容同時提到,中國的經濟官員長年都與美國財政部密切合作,指華府視中國為美國債券的可觀投資者,以及美國金融機構的潛在市場。因此耶倫訪華有助緩和中美的經濟緊張關係,提醒雙方有共同商業利益,因此有需要對話。
半島電視台:中美貿易關係仍強勁
半島電視台中文網7日的報道,關注耶倫向美國公司駐華代表講述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脫鈎幾乎不可能。
報道稱,儘管有人談論中美之間的經濟脫鈎,但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歷5年貿易戰和疫情的破壞後,中美兩國本質上強勁的貿易關係,在2022年出現反彈,兩國貿易額達到69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報道形容是牢固的貿易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