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西非國向二手衫說不 找回失去廿載的「非洲製造」
2015年綠色和平指出,香港人每分鐘丟棄約1400件T-shirt。現時有不少屋苑已設有救世軍環保回收車,相信可「救回」不少仍是新簇簇的二手衫。
不過,全球每年捐衫數量都在持續上升,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少舊衣,最終都流向同一個終點--非洲。
但你又有否想過,原來你捐的,是「麻藥」。
「500CFA(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約6.5港元)一條褲子!」「300CFA(約3.9港元)就有一件T-shirt!」--二手衫買賣風潮吹遍非洲大陸,當地小市場充斥着小販平價二手衫的吆喝聲,不少非洲人以售賣二手衫維生。單單是東非在2015年便進口了1.51億美元(約11.77億港元)的二手衫,多數是來自歐洲與北美地區;全球更有7成的捐贈衣物最後都流入了非洲。
不過,便宜歸便宜,二手衫卻是令非洲又愛又恨。
你衣櫃的「籮底橙」 到了非洲也是「賣剩蔗」
Andrew Brooks在他的著作《Clothing Poverty: The Hidden World of Fast Fashion and Second-Hand Clothes》(來自衣物的貧窮:被隱藏的速食時裝向二手衫的世界)中指出,英國只有10至30%的二手衣物會被選中,在本地的非牟利機構中出售,而加拿大與美國的數字亦近似--那些被篩走的衣服,就越洋過海,來到非洲。
位於西非的塞內加爾(Senegal)每年都接收大量來自英國的二手衫,單是樂施會旗下的Frip Ethique每年便輸入2500公噸衣物到當地。「這些衣服在英國已經篩選過,送來的我們稱為『輕便熱帶裝』,都是適合這裏的天氣,但有時無可避免會有(不適合的衣物)混入。」Frip Ethique的營運經理Mouhamadou Konte一邊說一邊抽起一對童裝羊毛手套。
Frip Ethique庫存經理Amy Gueye指,他們嘗試賣出所有捐贈衣物,但「賣剩蔗」總是存在,又說:「塞內加爾的女人對時裝有堅持,她們傾向穿連身裙和半裙,而不是T-shirt。」
Gueye又指,10年前的捐贈衣物質素好得多,但在無法選擇下,一袋袋「斷斤秤」的衣物漂洋過海到達非洲,新淨、質地較好的固然會流入消費者手中,但剩下的亦只能當成布料賣至工廠,甚至當成垃圾。
延伸閱讀:不再始亂終棄!衣櫃循環經濟學 「舊愛勝新歡」成最大挑戰
又有多少人想過,自己的二手衣物最終會落在塞內加爾卡薩芒斯(Casamance)一個紅樹林中?在當地環保團體工作的Octavio Fleury指出,無人問津的二手衣物對紅樹林脆弱的生態造成相當大的負擔,加上當地部分社群文化會避免燒毀小孩衣服,最後衣物只有兩個結局:埋到白蟻洞穴中,或是丟到海裏,或漂到紅樹林。
「但海不是垃圾桶⋯⋯紅樹林也不是。」Octavio Fleury說。
搬救兵 學中文
其實1990年代時,「肯尼亞製造」的標籤不算罕見,全因當時當地有110間大型製衣工廠,但在2006年時跌到55間,再過10年,2016年時已經只剩下15間。而烏干達製造業工會亦表示,現時衣物鞋履工廠只有30間,連「本地市場需求亦無法滿足」。
Andrew Brooks認為,除非可以完全密封非洲國界,否則走私二手衫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他表示,與其一刀切禁止入口,不如逐步向進口二手衣物徵稅,更可以一石二鳥,用以補貼當地衣物生產業。中國與韓國就是成功由依賴進口衣物到發展出成熟本地製衣業的例子。
盧旺達政府便請前輩來指點迷津。一間當地的製衣廠中,每名工人每日都要最少學一個新字--中文字。今日白板上就寫有「八、九、十」的中文、英文和當地人使用的盧安達語。
這間C&H製衣工廠來自中國,工廠主管馬小姐受盧旺達私人企業聯盟邀請,以相當優厚的條件在首都吉佳利(Kigali)的特殊經濟特區設廠,製造警察制服、安全背心及保安裝備等,現時產品主要出口至歐洲及美國等地。
除了低稅率外,美國與非洲更新了《非洲發展及機會計劃》(AGOA),容許非洲紡織品在2025年前可免稅進口美國市場。對盧旺達政府來說,中國工廠的最大任務就是在非洲建立製衣業的基礎。
除了每日教工人的中文字的C&H工廠外,吉佳利經濟特區中的的中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北京紙業就設有製造衛生巾的工廠,作內銷用。另外又有一間中國工救製造木門,而C&H的馬小姐亦考慮重新開設她5年前在肯尼亞開設的手提電話工廠。中國汽車製造商FAW在南非亦有組裝工廠。
「這是能力和自給自足的問題。我們想更加獨立⋯⋯穿別人穿過的衣服,這有尊嚴嗎?這會令你自豪嗎?」盧旺達私人企業聯盟的Gerald Mukubu向說道。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