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學者:中歐關係未回暖 而是進入戰略穩定期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歐盟領導人4月密集訪華後,歐盟內部對華立場的分歧受到高度關注,有分析認為中歐關係有望回暖,但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中歐關係分析師斯泰克(Greg Stec)指出,歐盟對華分歧被過度放大,中歐關係也並未迎來春天,而是進入戰略穩定期。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兩名中歐關係分析師斯泰克和吉雷蒂(Francesca Ghiretti)4月18日在駐華外國記者協會舉辦的網上論壇上,分析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及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訪華後的中歐關係走向。

馬克龍4月訪華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就高度敏感的台海問題稱,歐洲不應「被捲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馮德萊恩和貝爾伯克訪華期間則分別強調台灣海峽的穩定至關重要,以及單方面、暴力改變現狀對歐洲人來說不可接受。

歐盟對華分歧被過度放大和曲解

不少分析認為,3人就台灣問題不一致的表態,公開暴露歐盟內部在對華立場上的分歧。不過,斯泰克和吉雷蒂都指出,歐盟對華分歧被過度放大和曲解。

斯泰克分析,馬克龍的表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個人,而不是法國的立場。這是他常見的作風,通過尖銳和具爭議性的表態來刺激外界對某個議題的辯論。他舉例說,馬克龍2019年也曾在一次專訪中稱北約(NATO)已腦死,由此激發外界對歐洲安全議題的討論。

吉雷蒂指出,歐盟27個國家有不同的利益和經濟現實,內部必然會有分歧。問題是相較於5年前,歐盟的分歧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吉雷蒂認為,在經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前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俄烏戰爭後,歐盟在中國問題上的分歧減少了;歐盟委員會近年來也在歐盟議程和對華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為歐盟提供團結的基礎。

有觀點認為,中歐領導人近期頻密的接觸意味着中歐關係有望春暖花開。但斯泰克研判,中歐關係並未迎來春天,而是進入戰略穩定期。

他解釋,中歐雙方都有迫切的經濟需求,歐洲面對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的衝擊,為中歐關係的穩定提供空間。在俄烏問題上,儘管中國發揮調停角色的概率愈來愈小,歐洲仍尋求和中國建立基本規則並達成基本的共識。與此同時,雙方結構性的分歧依然存在;這包括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野心,中俄的密切關係,以及台海局勢的走勢。

歐洲議會在2019年的中國戰略展望報告中,把中國定位為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馮德萊恩4月18日在歐洲議會發言時強調,歐盟未來的中國戰略核心必須是「經濟去風險化」(Economic de-risking)。馮德萊恩預料在6月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說明歐盟的經濟安全戰略。

吉雷蒂指出,經濟去風險化意味着歐盟將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並尋找更多元的市場。目前,歐盟具體的經濟安全戰略內容暫不明確,吉雷蒂預料馮德萊恩6月的講話將提供更清晰的框架,這將對中歐關係下來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