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訪華 專家:中德經濟關係在後疫情時代應務實合作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到日本輕井澤出席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前夕,先到中國訪問三天。她4月14日與中國外長秦剛會面時,對方表示兩國應該而且可以成為全球化的守護者,並一同反對脫鉤,重申兩國合作。有多名專家認為,兩國應該更務實合作,而不是互設壁壘。

德國政府曾在3月表示,正審視當地的電訊供應商,包括供應5G網絡設備的華為及中興等。《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16日引述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稱當局在檢查已在德國5G網絡安裝的中國部件,指有三大重點:找出風險、消除危機及避免倚賴,重申保障當地通訊網絡安全。

丹麥研究機構斯特蘭德諮詢公司(Strand Consult)的報告指出,德國近六成的5G網絡設備都是由華為等中國企業供應,而華為仍然是德國等歐洲國家5G設備的主要供應商。總部設於北京的信息消費聯盟(Information Consumption Alliance)理事長項立剛向《環球網》表示,德國政府只是審視而不是封殺,指柏林方面假如完全禁用華為設備,將導致當地營運商的運作成本上漲,同時難以尋找價廉物美的替代品。

有關措施亦正值柏林當局重新審視中遠入股北部漢堡港碼頭的決定,中國外交部曾要求德國以客觀及合理方式對待雙邊合作。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認為,歐盟已經加強監查中國的投資,並在近年將中歐的雙邊經濟合作加入政治元素,令雙方關係受到挑戰。

崔洪建指出,經濟方式已經由原本的實際利益當道,變成政治原則掛帥,因此本來處於雙贏、建基於互相得益的中歐關係已變成零和思維。不過他覺得,即使面對挑戰,中、德甚至整個歐洲特別在經濟領域上,應尋求務實合作,並蛋糕中國經濟在後疫情時代已經反彈,中國的巨大市場更能吸引歐洲企業。

而貝爾伯克的訪華之旅,亦被視為有助穩定中德關係的第一步,她稱德國應化解與中國關係的風險,但這不等於完全與北京脫鉤,而是應該減少單方面倚賴。報道認為,中德之後應求同存異,在共同的領域上推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