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有望結束八年內戰 雙方衝突因何而起?
沙特阿拉伯與阿曼的代表團日前與也門的胡塞武裝(Houthi)組織領袖會面,商討停火協議,意味持續八年的也門內戰可能劃上句號,但到底這個被評為世上最貧困國家之一的中東國家當初為甚麼要鬥至你死我活?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半島電視台(Al-Jazeera)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也門長年與分裂及血腥扯上關係,直到1960年代初,當地分為南北兩地,北也門為君主制國家,南也門則是英國殖民地,惟兩地之後都出現政變,暴力問題持續,情況到了1990年統一後才緩和。
也門統一之後,民眾的生活未有改善,根據2015年公布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也門在188個國家之中,排行168,顯示當地的民眾平均壽命、教育及生活水平接近敬陪末席。
總統長年執政 民眾活於貧困
當地內戰雖然在2015年爆發,事實上其導火線可追溯至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當時阿拉伯國家的革命浪潮由北非蔓延至中東,也門民眾對失業率高企及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長期執政感到不滿,於是上街示威,要求對方下台。
薩利赫同意經濟改革,惟拒絕辭職,結果首都薩那(Sanna)爆發軍民衝突,多名示威者喪生,軍方其中一名主要指揮官表明支持反對派人士,為政府軍與部族武裝部隊的互相攻擊展開序幕。
國際社會隨即介入調停,薩利赫同意將權力移交給副總統哈迪(Abed Rabbo Mansour Hadi),並以唯一候選人身份贏得大選。哈迪提出憲法及預算改革,但遭到北部獲薩利赫支持的胡塞武裝反對,後者更於2014年9月奪取首都薩那,哈迪政府被迫遷至南部港口城市亞丁(Aden),他更於2015年3月流亡國外。
沙特聯軍介入 收復南部地區
也門的鄰國沙特阿拉伯憂慮胡塞武裝可能控制當地,更可能變成死對頭伊朗的衛星國,於是聯合阿聯酋空襲胡塞武裝的據點,科威特、卡塔爾、巴林、摩洛哥、蘇丹、約旦及埃及都有參與行動,英、美、法則為聯軍提供物流和情報支援。
沙符聯軍在2015年8月登陸阿丁,將胡塞武裝趕出南部地區,惟無法收復薩那或北部地區。薩利赫亦一度與胡塞武裝合組聯盟,但雙方其後分裂,前者呼籲支持者與胡塞武裝交戰,他最終遭殺害,其支持者改投沙特聯軍,並重奪紅海城市荷台達(Hodeidah),確保數以百萬計面臨饑荒威脅的民眾獲得物資供應。
雖簽停火協議 戰火仍然不斷
交戰雙方其後簽署停火協議,但不時傳出戰鬥消息,胡塞武裝在去年曾以彈道導彈及無人機攻擊沙特及阿聯酋的石油設施。利雅得及華府批評伊朗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規定,向胡塞武裝提供武器,不過德黑蘭方面否認指控。聯合國同時指出,沙特聯軍發動數以千計的空襲,導致成千上萬人喪生,並認為雙方可能違反戰爭罪行。
沙特與胡塞武裝假如最終同意永久停火,也門民眾面對的困難都難以短期內解決。聯合國去年初指出,這場內戰導致當地八成人口,約2410萬名民眾需要人道援助和保護,再加上250萬宗懷疑霍亂個案,以及俄烏戰爭爆發,來自烏克蘭的穀物出口不時受到限制,導致也門的狀況雪上加霜,聯合國曾估計當地有1900萬人面對糧食不足困境,當中超過16萬人或陷入饑荒,也門如何渡過這場全球最大規模的人道危機,將成為當地及區內國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