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矽谷銀行到瑞信德銀 一文了解歐美銀行危機及未來爆煲風險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全球銀行股投資人近來飽受驚嚇,先是美國中型銀行矽谷銀行(SVB)、Signature Bank不堪擠兌倒閉,緊接着監管當局催逼瑞士信貸與瑞銀合併,之後又註銷瑞信AT1債券,連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AT1債券價值急跌,又使德銀信用違約交換(CDS)成本飆升、德銀股價3月24日盤中暴跌。

漣漪效應持續擴散,顯然這波因央行大幅升息而起的全球銀行業動盪尚未平息。然而,歐美央行日前照樣升息打通膨,歐洲央行(ECB)上周升息2碼(0.5個百分點),本周美國聯準會(Fed)和英國央行(BoE)各升1碼。樂觀的解讀是,決策官員評估銀行體質健全,挺得住衝擊,但市場有個疑慮仍揮之不去:當局是否低估了情勢嚴重性?

相關文章:UBS購瑞信|170億美元CoCo債券慘變廢紙?一文看懂AT1債券是什麼

+24

利率風險衝擊所有銀行

2006-2011期間擔任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主席的貝爾(Sheila Bair)3月23日接受MarketWatch訪問時就警告,利率急遽走高不只衝擊地區銀行,所有的銀行都面臨這個風險。她說:「我們必須留意銀行所有的無標記證券(unmarked securities),不論是銀行是小型、中型還是大型。」

貝爾說:「所有的銀行都面臨這個風險。所有的檢查人員都必須提高警覺,查看銀行管控利率風險的情況。萬一擠兌發生,銀行必須賣掉那些證券。那是不分規模大小的銀行及檢查人員,都應該擔心的事情。」

現任FDIC主席格倫伯格(Martin Gruenberg)3月6日在一場演講中說:「未實現的證券損失,已大大地降低了銀行業申報的股本。」數日後,SVB和Signature兩家中型銀行就相繼倒閉。

貝爾去年12月就呼籲Fed暫停升息,現在更批評Fed 3月22日不應再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應該停下來評估情勢如何。她說:「假如金融危機來襲,也別提軟着陸了。我們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避免那種情況發生。」

相關文章:CS瑞信集團會是下一個雷曼嗎?一文看清5大要點|美歐銀行危機

+21

美商銀行動盪的近因

許多人把最近銀行業的痛苦歸咎於Fed提高利率,但金融時報(FT)專欄作家邰蒂(Gillian Tett)指出,癥結在美國中小型銀行此刻遭遇三個互有關聯的問題:儲戶捲(存)款而逃、商業模式失靈,以及信用緊俏。

第一個問題是存款迅速流失。這是因為FDIC提供的存款保險以25萬美元為限,除非基於「系統重要」理由,才能擴大存款擔保。一般認為,所謂「系統性」即指大型銀行,於是SVB和Signature一傳出財務不穩的風聲,儲戶就爭先恐後提款、轉存入「大到不能倒」的大銀行。

第二個問題出在銀行的商業模式。在資金寬鬆、利率極低的時代,客戶把錢停泊在孳息低的銀行帳戶(因為缺乏更好的替代選項),讓銀行借入成本低廉的豐沛資金,再以稍稍高一些的利率放貸出去,並買進長期資產,例如美國公債。但隨着利率節節升高,客戶存款有的移往大銀行,有的轉進貨幣市場基金。客戶行為改變重創「把短期存款拿來放出長期貸款」的銀行,因為付給客戶的利息支出增加了,證券投資組合未實現的虧損也升高了。

第三個問題山雨欲來:信用緊俏。隨着融資成本升高,銀行勢必會縮減放貸。儘管信用創造減緩有助Fed打通膨,但風險是信用吃緊的影響極難預測,因為可能形成自我強化的「經濟衰退與債務違約」下沉旋渦。也因此,美國的銀行業危機起初是利率(及流動性)風險引發,但現在可能慢慢演變成信用風險。

歐美銀行動盪的遠因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歐瑟士(John Authers)則指出,最近大西洋兩岸銀行業動盪不已,其實早在25年前就種下禍根。

1998年4月6日,花旗(Citicorp)與旗下擁有投銀和保險事業的旅行者集團(Travelers Group)驚傳要合併,這是大事一樁,因為公然違反「格拉斯-史蒂格法」(Glass-Steagall Act)--「大蕭條」時代制定的銀行法,明文規定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必須分開,並禁止銀行擁有保險公司。旅行者掌門人魏爾(Sandy Weill)和花旗舵手李德(John Reed)--後來的花旗集團共同執行長--不啻是賭政治人物將終結「格拉斯-史蒂格法」。1999年,那果然成真了。

花旗與旅行者敲定協議的一周後,總部在夏洛特的NationsBank與舊金山的BankAmerica也宣布合併,組成今天的美國銀行(BofA)。此舉又摧毀後蕭條金融法規的另一個指導原則:以嚴格規定禁止州際銀行業。原先銀行和保險公司受州政府監管,且必須大致待在該州,以致全國共計數千家銀行,大多數的規模都太小,即使倒閉也不足以構成系統性危機。

當時的想法是,大銀行可提供規模經濟和更佳的服務。結果呢?大銀行證明難以管理。銀行巨人投入結構信用,釀成大禍。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屬於「格拉斯-史蒂格法」劃分的「投銀」這邊。但在雷曼倒閉後幾個月,大型的綜合銀行(universal bank)也傳出嚴重受創,但因為規模太大,若任其倒閉,後果不堪設想。美銀和花旗雖然都躲過收歸國有的命運,但已顏面盡失。

美國其實仿效的是歐洲由來已久的「金融超市」(financial supermarkets);在歐洲,各國各有各的銀行巨人,且整併過程一直在進行。繼美銀和花旗之後,瑞士聯盟銀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與瑞士銀行公司(Swiss Bank Corp.)也完成合併,組成了今天的瑞銀集團(UBS)。這些巨無霸銀行在全球金融海嘯期間處境更淒慘,因為滿手都是有毒的美國房貸證券。2010年起,歐洲銀行一直未能脫離困境,導致歐盟主權債務危機。

當初合併成大型銀行,是為了提高規模經濟和提升獲利能力,不料卻導致社會大眾對整個銀行業都失去信心。

2012年,魏爾承認,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再度分隔開來,確實有必要,因為如此才能重拾金融業創新。李德2013年也對歐瑟士說,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文化差異太大,不適合整併在同一屋簷下。

全球金融海嘯後,政治人物設法訂出比「格拉斯-史蒂格法」和緩的銀行法規。

例如由前Fed主席伏克爾倡議的「伏克爾法則」(Volcker Rule),意在阻止存款機構兼營自營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或投資、贊助避險基金或私募股權,但這套規定變得太複雜,後來就被稀釋了。

在英國,維克斯爵士(Sir John Vickers)領導的委員會提出圍欄(ring-fencing)概念 — 要求將同一屋簷下的「零售銀行」業務與「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區隔開來。

「巴塞爾協定第三版」(The Basel III)提高對銀行的資本要求。

美國的「陶德-法蘭克法」(Dodd-Frank Act)則規定,任何一家資產額超過500億美元的銀行,都必須受到額外的嚴格監管。2018年,時任總統川普把那個門檻提高到2,500億美元—這讓許多中型銀行得以避開嚴格監管,形同鼓勵他們大舉擴張。

SVB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相關圖輯:美國經濟損失佔年度GDP的40%~90% 點擊放大重溫當年「雷曼時刻」下的交易所情況▼▼▼

+11

結論

過去幾周的發展證明,在後金融海嘯的歲月,試圖彌補1998年過錯的種種努力,都尚未成功。

但即使讓「格拉斯-史蒂格法」重生,光是如此也不夠,還必須把大銀行重新切割成「小到可以讓它倒」的小銀行才行。然而,一如把銀行整併在一起,是比想像來得艱難的大工程,成效又不如預期;要把銀行拆解分割,涉及的風險也令人恐懼。如果沒有膽量和毅力推動這種改革,政府被迫更大規模將問題銀行收歸國有的可能性,勢必會升高。繼之而來的,將是全面的存款保險。

但銀行改革工程在2008年被耽擱了,最近的發展再次凸顯出,不能再拖下去了。

延伸閱讀:

半導體黃金法則「摩爾定律」發明人!英特爾共同創辦人摩爾逝世

中官民齊批美TikTok聽證會 周受資被讚「孤膽英雄」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瑞銀(UBS)與瑞信(CS)收購細節是?

瑞銀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信,交易為「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即每股瑞信價值為0.76瑞士法郎,較瑞信2023年3月17日收市價折讓59%。英美對交易反應是這樣

瑞信危機是甚麼事?

百年投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CS)在3月14日公布的2022年年報中披露,於2020年及2021年的財務表匯報過程中,出現重大缺陷,瑞信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最新就2022年的內部控制有效性,作出「否定意見」。此前,瑞信曾表示接獲美證監來電,對其2019及2020年財務狀況提出質疑,故推遲公布2022年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