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長奧斯汀:美軍必須準備好或與中國發生衝突

美國防長奧斯汀:美軍必須準備好或與中國發生衝突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3月23日就下年度8,42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接受國會質詢,形容這次預算是基於中美戰略競爭所主導,並指美軍必須準備好可能與中國發生衝突。

奧斯汀當日出席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表示:「這次(國防)預算屬戰略主導,是基於中美戰略競爭的嚴重程度所提出」。他又提到高超音速等新技術的預算增幅,指計劃斥資超過90億美元,在太平洋加強軍事能力,保護盟友,金額比去年增加4成。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米利(Mark Milley)則表示,中國的行動正邁向與鄰國發生對抗和衝突,可能亦包括美國,因此國防部必須繼續將軍隊現代化,「雖然阻止和準備打仗的費用高昂,但仍不及一場戰爭般昂貴」,並指這次國防預算將能防止戰爭,並讓美國準備在必要時戰鬥。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3月9日公布的新財政年度預算案,當中國防預算達8,420億美元創新高,按年上升3.2%。五角大樓其後於15日公布預算案細節,當中1,700億美元用於購買武器,為歷來最多。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當時表示,預算案反映美方嚴肅看待與中國競爭,致力嚇阻北京未來數十年發動侵略。

台立院凍結關鍵國防預算 英媒:恐冒與特朗普疏遠風險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台灣立法院審查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刪凍關鍵國防預算。英國《金融時報》周二(21日)對此報道,這升高台灣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疏遠的風險。

去年7月,特朗普便已曾表示美國跟保險公司沒兩樣,「台灣什麼都沒給我們」,並認為台灣應該付給美國「保護費」。報道指,台灣政府亟於向美國新政府證明正在提高國防支出,然而,就在特朗普1月20日展開第二任期後數小時,台灣在野國民黨控制的立法院卻表決凍結50%的潛艦預算、30%台防部業務費,以及三分之一無人機產業園區預算。台防部的文宣費也遭到統刪60%。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這讓國際看到的是台灣的議會對台灣自己國防能力的決心,明顯打了折扣,台灣在國際上的信用,在國際上的責任、決心,都被打了折扣,「這非常的不當」。台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表示,業務費遭凍結將妨礙軍方因應北京「灰色地帶」襲擾的每日行動;而無人機產業園區經費被凍結則會把所有的計劃發展、國防產業打回原型。

特朗普曾表示美國跟保險公司沒兩樣,認為台灣應該付給美國「保護費」。(Reuters)

柏鴻輝說,這是台灣重大損失,業界投資意願也會大大降低,相較對岸購買無人機的量能更遠遠落後。他又質疑文宣費遭統刪60%,那政戰局又要拿什麼經費去面對強大的假訊息與認知作戰侵擾,直言相信今年國防是開倒車。

據行政院去年8月送交立法院2025年度中央總預算案,其中整體國防預算6470億元新台幣(約1536.6億港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僅2.45%,較前一年度的2.5%減少,也低於美國官員和防衛專家呼籲台灣國防支出佔GDP的3%的目標。獲特朗普提名負責制定政策的國防部次長人選的柯伯吉(Elbridge Colby)便曾多次批評台灣國防支出微不足道,並強調除非台灣加強防禦,因應北京威脅,否則美國的援助將變得毫無意義。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