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再被揭監察用家情緒 社交媒體研究道德底線可推到幾低?
當你傷心你會想起誰?如果你是年輕人又在網絡世界公開自己情緒狀況,Facebook不僅會「想起」你,更可能追蹤你。
Facebook被揭發在研究澳洲及新西蘭監察14至21歲青少年的情緒狀態,其演算法可用於辨認特定目標群,讓廣告商向特定人士頁面呈現「自信提升」廣告。此舉被指剝削心智未成熟者、侵犯私隱並以此謀利,Facebook本表示歉意,後來卻指報道消息的《澳洲人報》誤導。Facebook為了提高廣告收入究竟可以去到幾盡?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5月1日報道,引述Facebook有一份23頁、標有「機密:只供內部使用」的文件,稱這份印有「2017年」字樣的文件透露Facebook多個演算法能監察及辨認年輕用家的情緒,並讓廣告商知道他們何時需要「提升自信」的廣告。
該報報道指出,Facebook收集640萬名澳、紐年輕人、高中生及大專生的情緒資料。文件顯示已有對澳洲和新西蘭14至21歲年輕用戶發出。但當Facebook接受Business Insider網站查詢時,拒絕進一步評論事件,亦沒有回應是否將相同的演算法,套用在澳洲以外的用家身上。
該報引述文件稱,Facebook可分析到用家上載的照片及動態更新(status update),判斷青少年用戶當下精神狀態,包括「無價值」、「不安全」、「被打敗」、「焦慮」、「愚蠢」、「無用」、「愚蠢」、「不知所措」、「壓力」及「失敗」。
《澳洲人報》的報道指出,用戶情緒資料是源自Facebook的內部數據,在保密協議下才分享予廣告客戶,並不會對外界公開。
延伸閱讀:BBC供證指把關不力 Facebook反跣記者發放孌童照 報警收場
Facebook先道歉 後指研究未實際應用
事件曝光後,Facebook首先發一篇類似「道歉」的聲明,稱曝光的文件反映有程序上出錯,並提及採取關「紀律行動」的可能性。
但在第二份聲明中,Facebook改變態度,稱《澳洲人報》的報道前設有誤導。公司指分析出自一名澳洲研究員之手,目的在於幫助營銷人員,了解這批用戶如何在Facebook上表達自己。
公司強調並無推出工具,讓廣告客戶能針對地發放廣告。但Facebook承認,這研究是違反內部守則,承諾對此展開調查,並會加強內部監管。
此外Facebook亦指從未拿這研究給果跟廣告客戶討論,而且收集數據時都已經整合處理、所有可辨認用家身份的資料都已除去,並以保障私隱及合法的方式呈現。
二度被揭監察用家情緒 Facebook勢掀風波
Facebook除利用廣告「鼓勵」傷心的年輕用戶以外,更分析了青少年的心理活動規律。Facebook發現他們通常在周一至周四較需要提升自信,周五至周日則較傾向於分享成就。
Facebook意圖將青少年情緒與廣告收入掛勾的做法惹來道德和法律上的爭議。報道引述澳洲的廣告宣傳條例規定,相關機構需得到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才可收集或公開14歲或以下人士的個人資料。
即使Facebook沒有真的讓廣告客戶基於年輕人情緒呈現廣告,此事亦會被放大來看,Facebook在其20億用戶中蒐集甚麼類型的資料。
這次並非Facebook首次被揭擁有研究用戶情緒的工具。2014年Facebook一些研究員高調在期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他們如何操縱70萬用戶的動態消息,以插入不同程度的快樂或悲傷的內容,來觀察用戶反應。最近亦有報道稱,Facebook被發現正購買關於用戶離線行為的數據,並使用這些數據來提升廣告客戶尋找潛在客戶的效率。
延伸閱讀:Facebook研究念力打字 科技讀心是AR大計關鍵一步?
傳統審查鞭長莫及 社交媒體研究無王管
大數據時代為研究道德帶來挑戰,即使如各國機構審查委員會(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簡稱IRB)找來專家小心評估研究計劃書,平衡知識上的回報以及對參與者造成傷害的風險,還是有鞭長莫及的情況。
一貫以來社會科學跟IRB甚少交集,故很多涉及社會科學大數據數據集的研究計劃,尤其是社交媒體數據集的研究,都是經常被豁免,甚或沒有呈交IRB。另一方面,發布涉及社交媒體數據集研究的期刊,往往不會主動要求IRB核准,以免IRB對此施加無關及不公平的限制,包括要求進行倫理審查。
用戶數據如金礦 Fb用力挖掘不理外界目光
Facebook在2014年的研究引發風波,但由今次事件看來,公司並無「學精」,只不過是將研究變得地下化。公司雖稱自此大大提升其道德審查過程,但一直拒絕對外公開詳情,亦拒絕草擬協定及指引來規範審查過程。在更秘密以及對個人私隱侵擾更大的研究中,公司亦更落力將研究焦點集中在利用用戶資料來賺錢、達成商業目標。
回來再看Facebook被揭監控澳、紐青年少用家情緒一事,公司未有如外界預期般大動作道歉及譴責相關員工,僅在向媒體發布的聲明中說,這不過是監管問題。
事實上這不僅是小小監管問題。Facebook當被問及會否說明未來不賣這類針對用家情緒發放的廣告時,表示拒絕置評。而且它的公開聲明中用字極小心,僅稱「沒有提供(可針對用家情緒發放廣告的)工具」,卻沒說明「沒有且永不」。
公司對於不採用這研究成果來賺錢,實際並無承諾。而到底Facebook有多顧忌包括普羅大眾、用家及研究領域如何看待它的做法,自不待言。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