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新冠病毒或由貉傳人 專家稱仍未有確切證據

撰文:張顥庭
出版:更新:

國際研究人員3月20日發表報告,指研究發現在疫情爆發前,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收集的新冠樣本中,貉等野生動物的遺傳物質數量比人類為多,或反映新冠病毒最初可能是由動物傳人。

研究人員20日在數據庫Zenodo上載論文預印本指出, 2020年1月至2月從華南海鮮市場收集的基因測序數據中,包含5種野生動物的遺傳物質,其中2個攤檔的6個樣本均含有貉的遺傳物質。研究發現貉容易於感染新冠病毒,可傳予同類,且不會有明顯癥狀。

研究並未證實市場內的動物本身有否感染新冠病毒,但部份研究人員指出,新發現表明2019年底時市場內動物已攜帶新冠病毒,與新冠起源於動物的假設一致。

研究採用的數據由中國研究人員在2022年上載至流感數據共享全球倡議(GISAID)數據庫,但國際研究團隊聯繫上載者後,數據隨即被隱藏,直到日前才被再次提出。

研究團隊在報告批評GISAID偏離使命,允許中國研究人員長時間隱藏數據。GISAID回應稱,研究團隊違反守則,已將團隊成員的帳戶刪除。研究團隊則否認指控。

專家質疑無確實證據

費城坦普爾大學病毒學家龐德(Sergei Pond)表示,報告包含有用信息,但未能證實是哪種動物感染新冠。賓夕凡尼亞大學微生物學家布什曼(Frederic Bushman)亦表示,貉受到感染是對數據最簡單的解釋,但非絕對證據。

史坦福大學微生物學家雷爾曼(David Relman)則表示,須確認中國研究人員採樣細節,才能評論報告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