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羅斯|BBC:中國會如何看待這次訪問?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3月20日稍後訪問俄羅斯,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表文章,分別由來自俄羅斯及中國的記者,對這次訪問的分析,以說明中國是如何看待這次訪問。
即看國際專題:習近平晤普京備受期待:體現「合作無限」與「外交創新」?
來自俄羅斯的記者羅森伯格(Steve Rosenberg)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因發動入侵遭受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甚至惹來國際法庭發出的刑事拘捕令。這是的他很需要朋友——習近平。
習主席曾稱普京總統為他的「最好朋友」。在克里姆林宮面臨巨大國際壓力的時候,中國國家主席的國事訪問是對俄羅斯及其總統支持的一個明確信號。
遭俄國政府打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新聞工作者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認為,普京正在尋找盟友,並試圖使俄羅斯成為與中國以及印度、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和非洲的共同堡壘的一部分,以建立他的反西方世界。
「普京正在建立自己的集團。他不再相信西方,且他再也不會相信了。」
莫斯科以前所未有地依賴着北京,但是,北京會否如一年前兩國所說的「沒有限制的夥伴關係」卻值得商榷。俄羅斯正渴望中國會協助攻擊烏克蘭,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美國聲稱中國正在考慮這樣做,但北京否認了這一點。
在習近平訪問莫斯科前,在俄羅斯一些戰爭支持分子已經過度興奮,甚至欣喜若狂。但有如俄羅斯自己會說的:「希望並沒有壞處,但這不意味着會發生。」如果有要找一個例子,就是中俄無限制夥伴關係確實有限制。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一個訪談節目非常直白地指出了這一點,軍事專家霍達列諾克(Mikhail Khodarenok)指出:「中國只能有一個盟友。中國自己。中國只能有一套利益,親中國的利益。」
來自中國的記者麥克唐奈(Stephen McDonell)表示,很多分析家都在思考,如果俄羅斯在戰場上面臨着明顯的、羞辱性的失敗,中國會怎麼做。
中國政府說它是中立的。習近平與普京可能會談論其他事情,但更多的注意力都會放在烏克蘭危機上。
中國政府聲稱的中立性也與國家控制的新聞報導不符,晚間的電視報道採用克里姆林宮的路線,用很大的篇幅指責西方引發衝突,既不談「戰爭」,也不使用「入侵」字眼。中國公開表示,所有國家的主權都應該得到尊重,其他國家(即俄羅斯)的合法安全關切也應該得到尊重,但習近平目前正在訪問的地方不是基輔,而是莫斯科。
習近平向普京發出的信號只能有三個方面:1. 敦促普京是時候考慮以一些面子上的妥協來撤退;2. 協助普京繼續前進或甚至更猛烈的進攻;3. 不會提出任何意見。
中國剛剛促成了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重新建立外交關係的協議,在變得越來越有自信的同時,顯示着中國要把自己投入到國際事務去,這似乎使第三種信號變得不太可能。
對於第一種信號,如果北談能在伊朗和沙特達成協議後,再次讓俄烏戰爭平息,中國將更能宣稱自己是全球和平締造者,可為習近平帽子上扣上一朵漂亮的羽毛。
至於第二種選項是最暗淡的,但有一種解讀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對北京的地緣政治戰略起了正面作用。克里姆林宮正在與西方對抗,消耗著北約的資源,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能考驗西方公眾對更多衝突的容忍——假若中國要以武力攻擊台灣。北京方面的考慮可能是,俄烏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沒有人願意捲入另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