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就強徵勞工索償解方和解 關係回溫有望?尚有四大隱憂
韓國3月6日公布政府解決二戰時期勞工對日本企業索賠問題的方案,那就是韓國政府下屬基金會透過從韓國公司籌集捐款,代日本有關企業支付賠償金。韓日美均對這個結果表示肯定。除此之外,日韓還有不少歷史問題,它們的關係能真的由此趨於緩和嗎?
韓國現任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努力修補與東京的關係,稱韓國必須克服與日本的歷史糾紛。他2022年6月應邀到西班牙出席北約峰會,是韓國領導人首次出席北約峰會,也是韓美日領導人時隔4年9個月再次聚首。韓國海軍同年11月參加日本國際海上閱兵,也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
韓外交部長朴振6日公布政府解決二戰時期勞工對日本企業索賠問題的第3方代賠方案後,尹錫悅說這是為推動韓日關係面向未來發展而做出的決斷。但韓聯社指,方案能否解決到位難免受質疑,部份受害勞工也表示強烈反對。
日本共同社6日分析,韓方之所以確定強徵勞工索賠案的解決方案,背景因素是尹錫悅強烈希望日韓、日美韓合作早日穩定下來,着眼未來關係的解決措施或能獲得一定支持,但也需面對持續強徵勞工受害人「被置之不理」的不滿。
尹方案是待爆彈?
報道指,民間認為日本政府真誠道歉以及補償不足的看法根深蒂固,但尹錫悅政府覺得日美韓應合作應對提升核與導彈能力的朝鮮。
分析認為,在日韓關係長期冷淡的形勢下,希望盡快解決問題並改善關係的呼聲在韓國國內擴展,批評政府對日「屈辱」外交的在野黨出現動搖之際,尹錫悅抓住時機迅速取得外交成果。
共同社稱,韓國讓2015年的日韓共識淪為白紙,日方則無視受害人的不滿,堅持問題已解決的態度,其實日韓雙方都需反思由此導致的互不信任加深。
韓國外長朴振6日出席記者會正式公有韓國政府解決二戰強征勞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賠方案。韓行政安全部下屬官方團體將出面代為支付2018年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就3項索賠案向日本企業判處的賠償金。
被韓最高法院判處賠償的日方被告企業不參與籌資,方案能否真正解決問題難免受到質疑,部份受害勞工也表示強烈反對。
韓國有受害勞工團體召開記者會,批評尹錫悅政府提出屈辱的解決方案,以低姿態接受日本一貫的道歉方式,重申堅決要求日本正式道歉以及直接對他們作出賠償。
他們今後會否發動示威、抗議,以及有進一步行動,令人關注。
新怨舊仇考驗兩國
日本與韓國之間的問題還包括日本1910年至1945年佔領朝鮮半島期間、二戰時期強迫朝鮮人勞動或成為「慰安婦」、韓國想日方叫停福島核廢水排海計劃,以及兩國在獨島(日本稱:竹島)上主權爭議。強徵勞工和慰安婦問題還衍生出貿易戰。
兩國1965年建交後日本認為同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解決包括強徵勞工在內的問題,但韓方則覺得韓日當年並未就慰安婦和強徵勞工問題達成協議。
由前總統朴槿惠領導的韓國政府2015年與日本達成和解協議,日方正式向慰安婦道歉並出資10億日圓(約5,766萬港元)設立「和解與治癒基金會」幫助受害者,解決兩國關係升溫的一大阻礙。但到了2018年,時任總統文在寅認為協議在考慮受害者憂慮方面做得不夠,2018年決定解散這個基金會,這形同廢除協議。
韓國前韓國大法院、即最高法院同年判決日本日本製鐵和三菱重工應賠償日本殖民時期強徵勞工的受害者,但日方拒絕執行,兩國關係再次急速冷卻。
(編按:日本製鐵與住友金屬工業2019年合併為「新日鐡住金」,2019年改名為日本製鐵。)
日本2019年限制對韓出口關鍵半導體材料以回應韓國在強徵勞工案中不作為後兩國貿易戰未有降溫,日韓先後把對方從可享貿易優待的白名單上剔除。韓國其後決定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但最終在美國的施壓下接受延長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