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呼籲國際社會為俄烏對話談判創造條件

中方呼籲國際社會為俄烏對話談判創造條件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月13日在聯合國安理會臨時會議審議烏克蘭問題時發言,呼籲國際社會為俄烏對話談判創造條件,在新的一年積極開闢恢復和平的新前景。

張軍稱,烏克蘭局勢發展至今,是歐洲深層次安全矛盾長期累積、不斷演進的結果。只有當事各方克服分歧,坐到談判桌前,才能找到停火止戰、重建歐洲安全架構的治本之策。

他稱,無論是升級制裁,還是輸送武器,都將使局勢更難轉圜,甚至可能刺激更大規模對抗,加劇衝突擴大化、長期化,必須全力避免。

張軍表示,要遏制危機外溢影響。單邊制裁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人為干擾不容忽視。主要發達國家要採取負責任的經濟、貨幣、貿易政策,避免負面外溢效應,加劇發展中國家經濟和民生困難,更不要將世界經濟工具化、武器化,影響來之不易的復蘇勢頭。

聯合國安理會烏克蘭問題高層會議 王毅提中方3主張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9月24日稱,烏克蘭危機已進入第3年,衝突戰事不斷蔓延,平民傷亡不斷增加,外溢效應不斷加劇,和平曙光仍遙遠,危機每延宕一天,都會帶給人民更多苦難,造成地區更多破壞,為世界帶來更多動盪不安,這局面不可持續,必須盡力扭轉,各方都應以和平為重,以人民為重,真正致力於勸和促談。為此,中方提出3大主張。

根據中國外交部公布,王毅2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烏克蘭問題高層會議時表示,中方的主張是,要增強降溫局勢的危機感要增強勸和促談的責任感,以及要增強管控外溢的迫切感

王毅指,當務之急是遵守「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三原則,尤其不應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應攻擊核電廠等和平核設施,不應攻擊平民及民用設施,各方應摒棄冷戰對抗思維,為局勢降溫發揮建設性作用,為早日停火止戰創造必要條件。

他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如果和談遲遲無法開啟,誤解誤判就會累積疊加,進而釀成更大的危機。

王毅還說,烏克蘭危機持續外溢,令全球經濟雪上加霜,廣大「全球南方」國家遭受嚴重負面影響,實現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更加困難。任何一方都不能以危機為由,濫施非法單邊制裁,無端打壓正常經貿往來,更不能藉機割裂世界,製造封閉排他的各種集團。

他說,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以貫之、清晰明確,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人,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我們身處的世界變亂交織,人類面臨的風險前所未有。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建立一個更安全的世界,是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