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開關|歐洲CDC:歐洲防護水平高 篩查中國旅客不合理

內地開關|歐洲CDC:歐洲防護水平高 篩查中國旅客不合理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歐洲衛生官員說,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篩查和限制是不合理的。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星期四(12月29日)通過電郵發聲明說,歐洲對冠病的防護水平很高,衛生系統也有能力應對當前的感染量。此外,目前在中國傳播的變異病毒已在歐洲出現,而且和歐盟的傳播水平相比,輸入病例的可能較低。

意大利發現最近兩次從中國起飛的航班上,有近半乘客確診冠病,因此宣布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都須做冠病病毒檢測與基因組測序,成為第一個強制篩檢中國旅客的歐盟國家。

意大利還呼籲歐盟成員跟進這個新的防疫措施,但目前為止,歐盟委員會沒有效仿意大利的做法,認為冠病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早已在歐洲出現,並且「沒有顯著增長」。

儘管如此,歐盟委員會表明會保持警惕,在必要時採取緊急措施。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歐盟計劃加徵華電動車關稅 德國主要汽車製造商齊聲反對

撰文:莊勁菲
出版:更新:

新華社報道,歐盟委員會4日宣布,對自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提議已獲成員國必要支持。該決定一經公布,便遭到歐洲多方反對。歐洲主要汽車製造商平治(Mercedes-Benz)、寶馬(BMW)與福士(Volkswagen)等均強調,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錯誤做法」,是對歐洲汽車工業的「致命信號」。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發布對華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決,擬對中國部份「不配合調查的車企」生產的電動車加徵38.1%的最高稅率關稅,在抗議後,稅率在8月降至21.3%。

在通過提議程序中投贊成票的是法國、愛爾蘭和意大利等10國,其人口佔歐盟人口總數的45.99%。投反對票的是德國、匈牙利、馬耳他、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這5國人口佔歐盟人口總數的22.65%。

2023年9月8日,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比亞迪展區。(新華社)

報道提到,寶馬集團認為,歐盟的做法不僅不能提升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力,反而可能會損害在全球範圍內積極開展業務的企業。而且,加徵關稅還會限制對歐洲消費者的電動汽車供應,從而延緩歐洲交通行業的低碳發展進程。此外,這種做法也嚴重破壞了歐盟一貫宣導的自由貿易原則。

寶馬和其他國際汽車品牌參展,展示新的電動產品。(路透社)

平治10月5日發表聲明表示,「堅信反補貼關稅會長遠地削弱一個行業的競爭力。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給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新。因此,我們認為歐盟委員會擬定的徵收反補貼關稅是一個錯誤,這可能會導致深遠的負面結果。」

「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的是,歐盟和中國應當保持對話,並達成一個符合雙方利益的協商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雙方能夠找到這樣的解決方案。」平治呼籲歐盟委員會推遲其所決定措施的實施。

2024年5月23日,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Wolfsburg)的大眾汽車(Volkswagen,又稱福士)總部內,一名員工正在Golf VIII和Tiguan汽車生產線上為汽車裝嵌公司標誌。(REUTERS/Fabian Bimmer/File Photo)

福士集團首席執行官布魯姆(Oliver Blume)在接受德國傳媒訪問時表示,擔憂中國可能會實施報復性關稅,這可能對歐洲汽車製造商產生負面影響。

他建議歐盟應該對這些為創造就業和當地商業夥伴關係做出貢獻的投資給予信貸,而不是實施懲罰性關稅。

福士汽車集團旗下的西班牙汽車製造商喜悦汽車(SEAT)4日表示,強烈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認為這將危及歐洲汽車工業。相比歐盟給予中國之外的非歐洲競爭對手更優惠關稅,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決定讓人難以理解。福士表示,「共同目標必須是防止任何保護性關稅,從而避免貿易衝突」。

歐盟委員會表示,雖然計劃實施這些關稅,但也將繼續與北京進行對話。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