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多安面臨政途分岔口 土耳其魂在何方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土耳其周日(4月16日)舉行修憲公投,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及其支持者正密密動員群眾支持,以求改變政制,賦予總統實權。這位掌權14年的領袖無疑是自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以來最成功的一位總統,不過他與凱末爾相信的理念卻不盡相同——一個信奉民主世俗,一個信奉威權及伊斯蘭主義。埃爾多安希望乘着去年粉碎軍事政變所得的民氣來推動修憲,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賭在民族主義的情緒上,可是修憲反對聲音強烈,原因或許出於許多民生問題尚待解決,公投變成了一場對埃爾多安的信任投票。

埃爾多安是土耳其近年最成功的領袖,但民眾會否讓他掌權超過20年,就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Getty Images)

在星月紅旗下,安那托利亞(Anatolia)曾是伊斯蘭民主及世俗主義的標杆,無數學者均以土耳其來證明民主是可以與伊斯蘭文明兼容的。然而,今日西方各國炮轟埃爾多安逐漸帶領土耳其走向獨裁,警告修憲公投一旦通過,就會為土耳其民主畫上句號。土耳其人似乎沒有為此想得太多,自由派的民眾固然會投反對票,但畢竟他們只是少數,右翼內戰成為左右公投結果的關鍵因素。

4月16日土耳其舉行修憲公投,通過後勢令總統權力大增,按此看更多: 【土耳其修憲專頁】

與埃爾多安所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組成執政聯盟、在國會內佔39席的極右民族主義行動黨(MHP),在今次公投中就陷入分裂。MHP副主席卡亞(Atila Kaya)在國會批准政府舉行公投前請辭,並和另外五名MHP的國會議員表明會在公投中投反對票。卡亞是MHP青年組織灰狼(Ulku Ocak)的前領袖,這個組織對埃爾多安將在修憲中得到更多權力相當不滿,而大部分平時力挺埃爾多安施政的議員,都在舉行公投一事上拒絕透露投票意向。雖然陪伴卡亞叛變的人數不足以阻止公投舉行,但事件亦反映出公投在埃爾多安陣營內有極大爭議,令結果難以預測。

今次修憲公投將會改變土耳其的政治生態,最受外界關注的改變出現於行政系統的架構。為了防範獨裁統治,土耳其憲法規定國家實行內閣制,身為閣揆的總理是國家實權領袖,總統只是禮儀性國家元首。新憲法一旦通過,國會和總統將會同時由選民投票選出,總理一職將會取消,內閣直接由總統任命,不需經國會投票批准。除此之外,新憲法亦將任命法官的責任,全部交予總統及國會,削弱司法獨立,而制訂預算案的權力亦會交予總統。換言之,修憲將大增總統權力,立法及司法機關,甚至內閣在未來很難制衡總統的權力。就此,西方國家尤其是歐陸多國大力反對,指埃爾多安在更改憲法後會成為一個獨裁者。

延伸閱讀:拒絕宗教 觸發衝突 凱末爾主義如何埋下政變「傳統」?

可是今次更改憲法不單是獨裁和民主之爭,它更動搖了人們對土耳其的想像。凱末爾雖然盡力推動政教分離,但礙於強大的社會傳統和宗教影響力,最終只能將政治及宗教分開管理,未能斷絕伊斯蘭教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力。激進歐化政策隨着凱末爾肉身腐敗歸入塵土,其理念長年未能覓得一名合格的繼承人。往後多名總統都想重新推動伊斯蘭化的政策,最終每隔十年左右就迎來一次軍事政變,聲稱要捍衛立國精神,將土耳其政治硬生生地調回凱末爾在生的一刻,但政變打不倒埃爾多安,國家就在他領導下繼續伊斯蘭化,到處興建清真寺及宗教學校。

近年興建的恰姆勒加清真寺(Camlica Mosque),是現今土耳其最大的清真寺,細看圖片它還帶有奧斯曼時期的建築特色。(Getty Images)

2003年,土耳其迎來埃爾多安擔任總理,票源大多來自較貧困地區,與凱末爾的精英形象不同。埃爾多安的治國能力令人眼前一亮,他上台前,國家經歷過兩輪嚴重經濟危機,而在他掌權的頭十年,土耳其經濟以年均約7%的速度增長,人均GDP急增三倍。他的政治地位隨着經濟高速發展而日益穩固,治國手腕也日趨強硬,逐步推動改變政體,實現個人政治抱負與野心的目標。公投更成為埃爾多安掃除絆腳石的武器。由於歐盟規定軍隊要在民主化政府的管理之下,他挾「入歐」民意逐步削去軍方這股扮演凱末爾主義守護者的勢力,2010年更通過修憲公投規定「文人治軍」,消除軍方數十年來對政治的牽制。2014年,他成為土耳其史上首位民選總統,基礎也是公投—2007年,他以總理身份推動修憲公投,把總統由國會議員選出改為直選產生,任期由七年不得連任,改為五年並可連任一次。如今他雖為國家實際話事人,但美中不足的是在現有憲法下卻非名正言順,要進一步修憲確認總統實權才名實相符,而且若一切如願,他更可掌權至2029年—修憲法案提出在2019年舉行大選,總統任期仍為五年並可連任一次。

延伸閱讀:尋找新出路 土耳其重構的帝國夢

埃爾多安治下十多年間,土耳其的國際地位無可否認是自立國以來最高,成為新興大國。他由總理做到總統,現今還要改變政制,將大權全歸於總統一職,有人就將他的所為比作復興奧斯曼帝國。事實上,自幼在伊斯蘭學校成長的埃爾多安曾企圖復興奧斯曼土耳其語,在2014年將之納入宗教學校的必修課程,並成為國立世俗學校的選修課程。他推動極具民族主義的政治願景,聲言國內大部分古蹟,甚至墓碑均刻上奧斯曼土耳其語,國家的歷史及文明就在這種「古語」中沉睡。他更反覆強調「十字架對抗新月的戰爭已經開始」,喚醒着奧斯曼帝國輝煌時代的亡魂,對抗一眾歐洲基督教王國的宗教對立情緒,凱末爾提倡的西化彷彿已過氣。有專家認為埃爾多安推廣民族主義的力量,自他2014年當選為總統後大增,並有意將個人與國族的意見畫上等號。今次公投亦顯示出埃爾多安動用民族主義情緒的傾向,其選舉工程其中一項特徵,就是總統和支持者的距離非常短,兩者溝通的渠道幾乎是由總統直接傳達。支持修改憲法一方,更有競選廣告將ISIS領袖巴格達迪和反對者,包括去年被指發動政變的伊斯蘭教士居倫(Fethullah Gülen)、共和人民黨主席奎里達歐魯(Kemal Kılıçdaroğlu)及親庫爾德族的人民民主黨主席德米爾塔什(Selahattin Demirtaş)劃在一起,直接將反對者劃為民族敵人、國家叛徒。

可是,經過一連串民族情緒的宣洩後,修改憲法的支持率仍與反對一方不相上下,問題或許出於土耳其國內還有其他民生問題尚待解決,將憲法變為對自己,甚至是民族的信任投票,似乎並非一個好選擇。土耳其經濟近年盛極而衰,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價在年初曾跌至歷史新低,評級機構穆迪去年將土耳其國債的評級降為垃圾級的「Ba1」。經濟增長停滯不前,其中一個重災區是提供近60萬個職位的旅遊業,主要原因是恐襲數字於2015年大幅上升,由2010年至2014年平均70宗,飆升至2015年超過400宗,導致原本佔整體旅客人數一半的歐洲遊客減少了30%。總體來說,土耳其於去年遊客數量就減少了10%,直接拖低國民生產總值(GDP)下跌0.3至0.5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01百科】奧斯曼帝國簡介

埃爾多安近年將精力放於政治上,至今仍未拋出刺激經濟方案,不過當下對許多土耳其人來說,麵包還是足夠充飢的,而現實中情感往往會戰勝實際需要,因此國旗上鮮艷的紅色,在公投前染紅大地,由喧鬧的伊斯坦布爾到寂靜的棉花堡,全都受熾熱的政治氣氛影響,成為爭奪土耳其國魂的角力場。土耳其人背着凱末爾的影子,走過了近百年時間,軍事政變及對西方身份認同,往往纏繞着他的靈魂。在埃爾多安永不饜足的政治追求下,古老的民族迎來似曾相識的新抉擇,重定民族和國家前進的方向。土耳其的命運就於本月16日在數千萬選民手中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