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原油管道重新投入運作 助保進口原油供應穩定

撰文:馬文煒
出版:更新:

中國與緬甸周一(10日)簽署《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中緬原油管道被閒置兩年後,終於能投入運作。

習近平與廷覺在北京會面,討論中方在緬各項投資事宜。(路透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0日)在北京會見緬甸總統廷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指,兩國已簽署《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管道很快將投入運作。

廷覺亦與總理李克強會面。(路透社)

  一帶一路戰略 保能源供應

這條管道長達770公里,與中緬天然氣管道共同組成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由中石油和緬甸油氣公司合資建設,屬於一帶一路戰略的一部分。現時中國約有五分之四的進口原油須途經馬六甲海峽,而該管道能在避開馬六甲海峽的情況下,從緬甸經陸路輸入來自中東地區的油氣,解決中國能源進口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的問題。這其中不僅包括當地猖獗的海盜活動,北京更擔心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候,美軍可輕易切斷中國的能源供應。

由2013年起,中緬天然氣管道已開始向中國輸氣,但由於中緬關係降溫,中緬原油管道於2015年1月運作初期,便被停用擱置,一直至今。這兩個項目在緬甸國內引起相當大的爭議,人權組織認為,工程涉嚴重違反人權,還可能有腐敗問題。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運載14萬噸原油的蘇伊士油輪已靠泊緬甸的馬德島港,即中緬原油管道起點,並已開始卸油。

習近平與廷覺參觀儀仗隊表演。(路透社)

  中方或放棄水電站作交換

習近平與廷覺亦討論了中國在緬甸投資建設的密松水電站工程。該項目在2011年被時任總統登盛擱置,原因是緬甸居民抗議的聲音不斷。中方指,兩國已就項目「基本達成共識」,將「朝著有利於雙邊關係發展,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的方向」。不過,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中方在水電站問題的立場有變,或會為換取在緬其他經濟或戰略利益,而放棄水電站。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