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人口11月15日突破80億大關

聯合國:全球人口11月15日突破80億大關
撰文:張顥庭
出版:更新:

聯合國今年發表《2022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預計全球人口會在11月15日達到80億。人口數字將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且存在地區差異。

由於預期壽命及育齡人口增加,聯合國預料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85億,2050年升至97億,並在2080年代達到約104億峰值,保持至2100年後下滑。

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平均預期壽命為72.8歲,2050年料達77.2歲,全球人口中65歲人士佔比會由2022年的10%升至2050年的16%。

報告預計印度最早會在2023年成為第一人口大國,2050年人口達到17億。

估計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逾半會集中在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剛果、埃及、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及坦桑尼亞。

美研究:人類壽命增長放慢 「百年人生」時代仍遙不可及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全球多地人口都出現持續長壽的情況,外界關注人類年齡破百會否成為常態。不過美國一份研究指,「百年人生」的時代暫時不會出現。

日本共同網及《紐約時報》10月7日報道,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的學者在科學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研究報告,指未來30年在香港、日本、韓國及瑞士等9個長壽人口國家和地區的平均壽命增長放緩,推算在本世紀中期活到100歲的男女比例分別不會超過5%及15%。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資料圖片)

研究人員分析香港、澳洲、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西班牙、瑞典及瑞士在1990至2019年的人水資料,發現這30年錄得平均6.5歲的壽命增長。報告提到,衛生環境在20世紀有所改善,再加上醫療技術進步,嬰兒死亡率降低,中高年人士健康提升,令預期壽命以每10年增加3歲的速度增長,惟在最近30年的速度就低於這個水平。

學者收集全球各地的不同年齡及性別的最低死亡率,再計算出「理想的長壽國家」壽命,以2019年出生的人士推斷,男及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為83.17及88.68歲,而活到100歲的機會則為男性的4.5%,女性就有13.9%。

2024年7月23日,日本政府在東京都各地發布「中暑警戒警報」期間,一名與65歲兒子同住的97歲長者接受護士檢查。(Reuters)

他們認為,除非有劃時代的技術可以推遲人類老化,否則將來的預期壽命很難會迅速增長。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