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研發「死亡率80%」新冠變異株 實驗被批危險NIH關注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科學家利用基因嵌合重組技術,製造出一種強力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並在實驗中得出80%的死亡率。研究是為了解新冠病毒的變異,為何變得更具毒性,以尋找有效治療方法,不過實驗被其他學者批評是在「玩火」。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把Omicron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嵌合在早期於武漢發現的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上,並利用其去感染實驗用老鼠。在一般Omicron病毒感染中,所有老鼠都不會死亡,但新病毒卻造成了80%的致死率。

對比原初病毒感染老鼠造成100%的致死率,研究結論指S基因(Omicron變異的基因)讓病毒獲得免疫逃逸的能力,但病毒致病性與S基因無關。因不論有否變種到出現如Omicron的免疫逃逸能力,原初版新冠病毒殺傷力依然驚人。

圖為美國波士頓大學,大學因研究新冠病毒變異株引起熱議。(波士頓大學官方網頁)

相關的研究在大學的四級生物安全等級實驗室內進行,論文亦在bioRxiv上刊登,供同行審閱。

研究隨即引起媒體與其他學者的注意。哈佛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埃布萊特(Richard Ebright)批評這是「增強功能」研究的一個例子,形容這與在武漢實驗室正在研究蝙蝠的新冠病毒一樣,充滿危險。

所謂增強功能研究(Gain-of-function research)是指透過基因改造,讓某個物種加強或添加某種特質。事件甚至驚動美國國衞生院(NIH),官員表示將調查研究是否有違審查和規定。

不過,波士頓大學反駁指出,研究並非「獲得功能」研究,研究結果亦未讓新冠病毒變得更具殺傷力。大學同時指責國內外媒體,把焦點放在「80%致死率」,而忽略實驗的目的和結論。且80%致死率只在老鼠生上發生,在人類不一定相同。大學亦表示,該研究得到了大學安全委員會,及波士頓公共衛生委員會的審查和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