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會選舉|共和黨拒與馬克龍結盟 或現少數派政府

法國會選舉|共和黨拒與馬克龍結盟 或現少數派政府
撰文:王慧珊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中間派聯盟未能取得絕對多數議席,需要籌組國會多數派聯盟。惟馬克龍最有可能拉攏的法國傳統右翼政黨共和黨(Les Republicains,LR),卻明言拒絕與馬克龍結盟。

馬克龍現時有3個可以拉攏的物件,包括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領導的左翼聯盟、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以及右翼政黨共和黨(Les Republicains,LR)。以政治立場來看,他最有可能拉攏的是共和黨。

但共和黨領袖雅各布(Christian Jacob)6月19日已排除這種可能性。他說,他的政黨將繼續留在反對派,只願意建設性地與未來的執政聯盟就每項法案逐個談判,而非與馬克龍結盟。

英國奇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ichester)法國政治學教授(Andrew Smith)表示,外界應對雅各布的表態持保留態度,因為雅各布即將卸任共和黨領袖一職,其表態反而為該黨與馬克龍結盟保留空間,共和黨更能藉其「造王者」的角色,迫使執政聯盟推動共和黨的優先事項。史密斯認為馬克龍可能會右傾,以討好傳統右翼議員。

法國總理預算案遭挫或陷政治動盪 極右政黨威脅進一步調整預算

撰文:莊勁菲 羅保熙
出版:更新:

法國近年因稅收低於預期、支出超標,導致公共財政急劇惡化,現任總理巴尼耶自上任以來便面臨龐大財政壓力,亟欲透過加稅、削減支出等來控制財政赤字,卻陷入了政治深淵。據報,巴尼耶政府最快將於本周面臨不信任投票,倘若通過其新政府將會垮台;即使有幸避過「逼宮」,亦只會弱化其削減支出的立場,此舉將進一步削弱該國脆弱的公共財政,並且削弱投資者的信心;該國指標性的10年期國債利率日前已首度攀升至高於希臘的水平。

彭博社12月1日報道,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RN)領袖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向巴尼耶(Michel Barnier)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對方在12月2日之前回答她的要求。目前,外界普遍憂慮,巴尼耶削減支出、降低赤字的預算案最終或無法通過,導致其領導的新政府下台。

上月底,巴尼耶表示將放棄了提高電力稅的計劃,他說:「我聽取了每個人的意見,考慮了他們的意見、他們的優先事項。」但RN仍進一步要求總理修改2025年預算,包括600億歐元(約4916億港元)的預算調整、放棄建議減少藥品報銷,並提出暫停對大多數個人徵收更多所得稅等要求。

圖中白衣女子就是法國極右翼全國集會領袖、議員馬林勒龐,2024年10月1日她在法國巴黎國民議會上聆聽法國總理巴尼耶( Michel Barnier )的演講。(Reuters)

今次法國的政治風波和經濟危機始於6月,當時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大敗予RN,遂宣布提前國內選舉。結果左翼政黨新人民陣線(New Popular Front)贏下議會最多席次,但並未達到絕對多數。這導致法國下議院三足鼎立: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左翼的新人民陣線和極右翼的RN。

為了制衡RN及保留自己的政治遺產,馬克龍9月才任命了右翼的巴尼耶為新任總理。

假如新政府垮台(最快可能在下周發生),可能會對法國財政和歐元區的穩定帶來災難性影響。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