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率偏低 馬克龍力求保住絕對多數派地位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2日上午8時,法國議會選舉第一輪的投票正式開始。在香港時間下午6時,投票率為18.43%,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法國內政部在香港時間晚上11時再公布,投票率為39.4%,較2017年同一時間相差1.3%。

法國國會選舉也被稱為法國國民議會選舉。議會有577個席位,對應全國577個選區。每個選區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1名議員,任期5年。候選人在首輪投票中得票過半即可當選,若無人得票過半則舉行第二輪投票,得票最高者當選。第二輪投票將於6月19日舉行。

是次選舉結果,將為4月已完結的法國總統大選寫下關鍵的完結篇。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第一個任期受到示威抗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等影響。他尋求在贏取第二個任期後進行變革。

4月在法國大選受挫的法國左翼陣營如今表現團結,在領導人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成功整合出一個聯盟。

民調顯示,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聯盟「同在」(Ensemble,暫譯),以及梅朗雄整合強硬左派、社會黨、共產黨、綠黨而形成的「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NUPES,暫譯),在這場選舉中預料有一場熱戰。

「同在」倘能保住國會壓倒性多數地位,對馬克龍在說是理想的結果。否則他得跟右翼政黨逐項法案進行交易,或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改組內閣。

如梅朗雄陣營獲勝,對馬克龍來說會是一場災難。雖然分析家認為這可能性不高,亦非完全不可能。

倘馬克龍噩夢成真,會導致法國重返曾癱瘓政治的「左右共治」——即是總理和總統來自不同陣營。

屆時馬克龍儘管仍將主導外交,但梅朗雄早已表明他要成為總理,並且會阻撓前者延後退休年齡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