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建議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改稱「反擊能力」

撰文:聶振宇
出版:更新:

日本方面4月21日舉行會議通過一份建議把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改稱「反擊能力」的草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回應日本是否應該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據日本共同社4月22日報道,日本自民黨安全保障調查會4月21日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了針對日本政府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長期指針《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文件的建議草案。按計劃,4月內將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建議。

此次草案內容包括:把因日本自衛目的阻止對方疆域內導彈發射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這一名稱更改為「反擊能力」;考慮到司令部等,把「指揮控制功能等」也加入攻擊目標;考慮到使日本防衛費增至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以上,力爭在5年以內徹底強化日本防衛力。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中,日本自衛隊攻擊目標不僅限於對方國家的導彈基地,還新加入了指揮控制功能。美軍為「矛」、日本自衛隊為「盾」的美日職責分工有可能會改變。

共同社注意到,關於反擊能力,草案稱「在專守防衛的思維下,擁有對包括彈道導彈攻擊在內的對我國武力攻擊的反擊能力」,從而遏制攻擊。日本自民黨顧及有人擔憂會與違法的先發制人攻擊混淆同等,改變了「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名稱。此舉是鑑於中國擁有多枚射程涵蓋日本的彈道導彈、以及導彈發射技術的發展。

此外,草案不僅要求修改規定出口規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及其運用指針,而且圍繞對安全局勢的認識,要求把中國上調為「重大威脅」,把俄羅斯上調為「現實性威脅」。

關於日本政府討論的是否應該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岸田文雄稱,將在日本憲法和國際法的範圍內,維持與美國的責任分工並推進討論。「不是抱着擁有能夠殲滅對方國家並開展全面戰爭的軍事力量的想法,來進行討論。」

在這之前,日本防衛相岸信夫圍繞日本政府探討是否應該擁有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表示,「不排除」日本自衛隊飛機進入對方領空並轟炸軍事據點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