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爭取加入美國IPEF 戴琪:仍在討論中

台灣爭取加入美國IPEF 戴琪:仍在討論中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3月31日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會議時表示,美國正籌組在印太地區推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對於台灣希望成為IPEF一員,戴琪稱仍正在討論中。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2021年10月提出建設印太經濟架構(IPEF),以加強美國在亞洲地區的經貿聯絡。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3月9日在華府智庫活動表示,台灣希望成為IPEF的一員。

戴琪在31日的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上,被問道將如何回應台灣加入的要求。戴琪表示美國正與有興趣參與的各方討論,目前未有任何決定。戴琪說,美台去年重啟閒置了5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台灣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也是整體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IPEF將包括貿易便利化、數碼經濟標準、提高勞動標準、彈性供應鏈等重要項目,目標是解決一般自由貿易協定涵蓋範圍之外的經濟合作問題。

此外,有議員詢問戴琪要如何確保中國落實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戴琪表示過去數月以來,與北京的對話聚焦採購成果。戴琪表示對話非常困難,但美國不會關閉對話大門。

日媒:台灣遊說日本展開貿易協議談判 惟日方可能會謹慎行事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周四(13日)報道,在中國大陸的持續壓力下,台灣正在推動與日本開展貿易協議,並已指示外交官向東京進行遊說。

報道引述知情台灣官員指,台灣外長林佳龍已經指示駐日代表處積極與日本政府商議,並透過現有的雙邊經貿平台協商。其中一名官員透露,因應簽署台日經濟夥伴協定(EPA)涉及政治考量,日方可能會謹慎行事,故後續結果仍取決於東京的態度。

報道認為,日本官員擔憂,日台若簽署經濟夥伴協定將會激怒北京,影響到東京為修復日中關係所作努力。

報道又指,儘管沒有正式邦交關係,但就安全和政治上的夥伴關係而言,日本對台灣的重要性僅次於美國。日本政界高層經常訪台並會見官員,近年來,東京也加大挺台力道。2023年,英國與台灣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台灣總統賴清德很可能希望日本會成為下一個展開貿易談判的對象。

另一方面,剛離任的前英國駐台代表鄧元翰(John Dennis)日前表示,英台雙方有意於不久的將來在數位貿易、投資和再生能源等面向上跟進。此外,台灣也正在推動對美國的貿易倡議。

上月,林佳龍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時曾表示,兩岸均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但由於北京企圖阻撓台灣加入,林佳龍敦促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台灣簽署單獨的貿易協議。一旦簽署了經濟夥伴協議,將有助台灣加入CPTPP。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