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疫情:韓國單日死亡數字創新高 日本有意轉向「與病毒共存」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3月首度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宣布為全球大流行病,至今兩週年,變種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繼續在多國傳播,韓國12日的染疫和死亡人數均創單日新高,再多逾38萬確診,269人身亡。日本則有意轉至「與病毒共存」的抗疫對策。

韓聯社12日報道,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2日公布,全國在過去24小時新增383,665確診,當中大多為社區感染,境外輸入病例僅75個,累計確診突破600萬宗至6,206,277人。

韓國政府預測Omicron疫情會在22日前達高峰,預測屆時一周內的單日確診會達29.5萬至37.2萬個,不過今天的新增確診人數已超出政府預測的「高峰」。

日本11日提出只要預料醫療負荷下降便解除重點措施後,日媒解讀指,這表明政府有意轉為「與病毒共存」。

印尼新冠肺炎疫情:圖為3月9日,雅加達一間髮型屋的理髮師正在為顧客理髮。(AP)

新加坡11日公布,自15日開始把包括調整社交人數、戴口罩規定、工作場所限制、安全距離和活動人數在內的防疫措施化繁為簡。根據政府網站,精簡(Streamlining)並不意味放寬限制,只是簡化許多不同規則,讓每個人都更容易理解和遵循。

新西蘭12日新增18,699人確診,853人住院,7人死亡。衞生部指,這是另一個提醒,Omicron仍能直接或通過影響其他健康狀況導致重症或死亡,接種疫苗和加強針有助受感染人士遠離醫院並可能挽救生命。

菲律賓觀光部11日宣布,從4月1日開始,這個國家向所有完整接種疫苗的外國旅客開放國門,各使領館也會恢復發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