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經濟團隊可能對美中在2020年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明確的關注,中國可能會面臨來自美國要求,增加購買美國產品的壓力。最低限度豁免規則的變化也可能抑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
美中在2020年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終止為期兩年的關稅戰,包括要求中國在兩年加購2,000億美元美國貨;由於碰上新冠疫情,中國未有達標。
中美關係・中美貿易・中美貿易戰・中美晶片戰:2024年4月24日路透社拍攝的設計圖片,相中可見美國與中國國旗。(Reuters) 中國僅達第一階段協議進口目標58%
《路透》報道,野村根據官方資料估計,2020至2021年期間,中國僅達到第一階段協議中列出的總進口目標約58%。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工業品、服務和能源產品的進口,分別達到各自目標的78.1%、57.3%、53.8%和47%。
該行測算,為填補這一缺口,中國可能需要從美國進口額外的2230億美元商品和服務。特朗普政府利用關稅迫使中國履行並完成第一階段協議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尤其是在商品採購方面。
根據特朗普簽署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特朗普還希望評估因最低限度豁免(允許中國向美國出口免稅小包裹)導致的收入損失。該行測算中國未能達到貿易協議中設定的進口要求,而且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總商品中,有11%是通過最低限度豁免進入的。
中美關係・中美貿易・中美貿易戰・貨櫃碼頭・深圳:2010年11月28日,中國深圳港碼頭,一面中國國旗在風中飄揚。(Getty) 美禁中國最低限度進口料降內地GDP 0.2個百分點
此前野村估計,如果美國禁止所有來自中國的最低限度進口,可能會拉低中國年度出口增速1.3個百分點,並使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每年下降0.2個百分點。
美國貿易代表還將審查2024年關於中國貿易和知識產權做法的301條款報告,包括通過第三國繞開關稅的行為。野村認為,重新開放301條款調查可能是特朗普提高中國進口關稅的快速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