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中美印三國煤電用量激增 破壞減排努力

國際能源署:中美印三國煤電用量激增 破壞減排努力
撰文:李進
出版:更新:

據路透社報道,國際能源署(IEA)12月17日表示,中國、印度和美國的消費增長可能使今年的全球燃煤發電需求達到歷史新高,從而破壞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的努力。

國際能源署表示,在經濟快速復蘇的推動下,2021年全球煤炭發電量料將增長9%,達到10,350兆瓦時,「推動電力需求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低碳供應可以趕上的速度」。

國際能源署報告稱,整體煤炭需求,包括水泥和鋼鐵等行業的需求,預計今年將增長6%。雖然不會超過2013年和2014年的創紀錄消費水平,但明年可能會創下歷史新高。

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這一增長是「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世界在努力將排放降至淨零的過程中偏離了軌道。」

國際能源署說,中國佔了全球燃煤發電的一半以上,預計2021年按年將增長9%。印度的發電量預計今年將增長12%。

瑞銀唱好金價 料今年內可突破3200美元 另看好鋁及銅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再有大行唱好金價前景。瑞銀投資銀行研究部預計今年後期金價或升破3,200美元,之後逐步回落,未來幾年將在高位企穩。

瑞銀分析師Joni Teves認為,銀和鉑都受益於與黃金的正相關性和良好的供需基本面。

不過,銀作為貴金屬和工業金屬的雙重屬性可能加大其波動性。 另外,特朗普於今年2月10日宣布根據232條款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鋁徵收25%關稅。但由於對美出口有限且關稅已較高,瑞銀投資銀行研究部認為這對中國鋼鐵/鋁出口的影響有限。

看淡煤炭及水泥

瑞銀中國基礎材料行業研究主管丁月麗指出,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89萬噸鋼鐵和26萬噸鋁產品,不到中國總產量的0.1%和0.6%。不同中國基礎材料之中,她看好鋁、銅及黃金,對煤炭、鋼鐵/水泥及消費建材則持較負面觀點。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