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研究:新變種可部分逃避輝瑞疫苗防護 令抗體水平大減

Omicron|研究:新變種可部分逃避輝瑞疫苗防護 令抗體水平大減
撰文:孟麗艷
出版:更新:

南非非洲健康研究所(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下屬一個實驗室的研究負責人表示,初步研究表明,新變種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逃避疫苗和感染帶來免疫力的能力更高,令抗體水平大幅減少。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路(CNN)12月7日報道,南非非洲健康研究所下屬一實驗室的研究負責人西格爾(Alex Sigal)表示,Omicron病毒株逃避疫苗和感染帶來免疫力的能力更高,令抗體水平大幅減少。

這是第一份對現有疫苗針對Omicron病毒株有效性進行的實驗室研究。該所的研究人員發現,Omicron病毒株能部分逃避輝瑞-BioNTech疫苗。

西格爾在7日的一個網上演示中表示,儘管如此,Omicron並非能完全逃避疫苗保護力,且接種加強針可以提供更多保護。

路透社報道,根據該實驗室網站上發布的一份手稿,研究人員測試了12名接種過輝瑞-BioNTech疫苗者的血液。研究人員觀察到,針對Omicron毒株的中和抗體水平下降了41倍。不過,手稿中的初步資料尚未經過同行評審。

CNN報道稱,該團隊計劃測試更多的樣本,並針對不同的疫苗進行測試,包括強生公司的疫苗,該疫苗也在南非廣泛部署。

南非研究: 新冠病毒新變種株傳染力更強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南非的非洲衛生研究所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種毒株傳染力會更強,會造成更多人病倒。

南非是最先發現新冠病毒Beta和Omicron毒株之地,在南非德班的非洲衛生研究所(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是率先測試新冠疫苗對抗Omicron的機構。

該研究所從一名確診新冠的愛滋病患者身上採集樣本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新冠病毒在6個月內進化得更有攻擊力,表明新變種毒株可能比目前流行的Omicron更有傳染力。

根據研究人員在星期四(11月24日)發布的研究結果,在那6個月的初期,新冠病毒在愛滋病患者體內的細胞融合和致命程度,與Omicron BA.1變種毒株相等,但隨着新冠病毒進化,其細胞融合和致病程度上升,達到與新冠原始毒株相似的水平。

由西加爾(Alex Sigal)領導的這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會繼續變異,新的變種毒株可能比Omicron更強,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況及增加死亡風險。這意味着新冠病毒在長期演化中不一定會減弱,相反的它可能更強。

不過,這項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並且只是對一人樣本的實驗室研究。

此前,西加爾及其他科學家曾提出,Beta及Omicron毒株可能在免疫力受抑制的群體例如愛滋病患體內進化而來,這是因為免疫力受抑制的人康復時間較長,病毒有機會在這些人發生變異,並且變得更善於躲避人們接種疫苗後所產生的抗體。

去年11月,南非首次從新冠病例樣本中檢測到新冠B.1.1.529變種毒株,並通知了世界衛生組織。世衛隔日召開緊急會議,將B.1.1.529病毒列為「須關切的變種」(variant of concern)的變異毒株,並用第15個希臘字母Omicron(Omicron)將之命名,要求各國加強監測和測序工作。隨後,全球多地陸續發現Omicron毒株,它迅速成為大部分地區的主流毒株,引發新一波疫情。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