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長不出草 60萬牧民入城只為活下去

撰文:羅恩賜
出版:更新:

農村或郊區人口大舉遷入城市居住,城市人口急升,是全球趨勢,遊牧為主的蒙古也不例外。從首都烏蘭巴托周邊的山上遠眺城內,你會看到一棟棟新式摩天大廈與殘破的蘇聯式建築交錯於市中心,被一個個白色蒙古包圍繞着。這些蒙古包村落並非官方規劃,當地人俗稱為「蒙古包區」(gers)。居住其中的,是60萬前遊牧民,他們基於種種原因,在過去30年從草原遷移到城市,只為了生存下去。

從烏蘭巴托山上遠眺,會發現市內建築物與傳統蒙古包村落交錯存在。(Getty Images)

「我在1998年來到蒙古,那時烏蘭巴托裏有一些完全空曠的地帶。但多年來,城市只有不斷擴張、再擴張。」在國際援助組織「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工作的豐田鈴木說。蒙古逾三分一人口遊牧為生,遊牧是這個國家的重要象徵。然而30年來,大批遊牧民遷入城市,遊牧這種生活方式逐漸式微。首都烏蘭巴托不斷擴張,部分原因則是環境變化。

最近70年,蒙古的平均氣溫上升了2.07度,是過去一個世紀全球平均上升溫度(0.85度)的一倍還多。氣溫上升,令蒙古的周期性氣候現象「嚴冬」(dzud)變得更嚴峻——夏季更乾旱,冬天更嚴寒。在乾旱的夏天,野草難生;到了寒冬,牲畜需要更多糧食,於是大量牲口餓死,人們難以維持生計。據蒙古政府的資料顯示,1999年及2009年分別有1,000萬及800萬牲口死於嚴冬,這兩年的冬天過後,遷入烏蘭巴托的人民激增。

蘇聯時期  遊牧民獲派糧度嚴冬

68歲的Begzsuren Nyangaa與妻子育有9名孩子,在烏蘭巴托東南600公里以外、戈壁沙漠邊沿,仍然過着遊牧生活。他從1956年開始遊牧,親證蒙古的氣候與環境變化。「現在是完全不同的面貌。17、18歲時,我們有很多雨水、很多草,可以在秋天收割草。我把這些事情告訴孩子,他們不相信!他們會說︰『這片土地怎麼能長出草來呢?』」他說。他慨嘆秋天雨水消失,氣候變化極大,現在只有冬、夏兩季。

在蘇聯還未解體之前,蒙古曾是共產主義國家,中央政府嚴密監管遊牧民族的生活。家畜是大家的財產,政府決定你住在哪裏,並且限制每家每戶可牧養多少牲口。同時,政府會在嚴冬時向遊牧民提供足夠糧食,令他們熬過最壞的季節。Begzsuren也認同,全因社會主義制度,所有事情都妥善安排,每家每戶都有足夠糧食應付寒冬。

1990年,蘇聯解體,很多遊牧民都雀躍不已,因為國家向市場開放,他們擁有多少牲口,全由自己決定。在共產主義時期,牲畜數量維持於2,000萬隻的水平;1999年前,數目增至超過3,300萬隻,現在已接近7,000萬隻。

沒有國家支持,遊牧民要自己應付嚴冬。作為私有制的商人,為了賺取利潤,他們要遷移到靠近市場的地方生活。可是,牲口數目增加,餵飼牲畜的土地卻愈來愈少,遊牧生計變得艱難。這些政治與社會變化,也是遊牧民大舉遷入烏蘭巴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