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封殺」特朗普 另一方面「寬以待己」?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被指透過集會和在社交媒體發文,煽動支持者在1月6日衝擊國會。外界認為包括Facebook在內的社交媒體沒有及時阻止有害資訊瘋傳。Facebook在6月4日以行動回應,宣布特朗普的帳號2年不能使用、Facebook亦修改政策,但有美媒稱,這或不能阻止同類暴力事件再發生。
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20年5月19日稱,社交網絡在決定是否移除用戶貼文內容方面有很高的標準,惟當一篇貼文或會導致民眾受身體傷害時,Facebook會行動。這句話應該適用於國會暴亂,但Facebook沒有做出相應的行為。
事件中有5人死亡,其中一名是國會警察。外界覺得Facebook沒有及時移除煽動暴力的內容,也沒及時封鎖特朗普帳號。路透社1月9日稱,社交媒體當時太遲行動,也做得太少。
特朗普或再來一次?
美國新聞網站Recode於6月4日稱,Facebook的2年「禁特令」,沒決定未來是否讓特朗普重返平台。倘特朗普再參選總統,他是否能使用Facebook?公司沒就此提供答案。因此長遠而言,Facebook現時的措施未能禁止特朗普將來再透過Facebook煽動民眾、引發暴力事件。
拒調查自身責任
Facebook在內的社交媒體被指有份令暴力加劇,已非它們第一天面對的責難。惟Facebook於6月4日說,衝擊國會事件的責任在叛亂份子和鼓勵叛亂份子的人身上。它稱獨立調查員和政治界人士,是調查社交媒體角色的最適當人選。而Facebook不會自行調查它在事件中的責任。
特朗普並非唯一一名會在Facebook上發表激進言論的用戶,其他用戶,如激進份子、種族主義者或恐怖份子等,亦有可能會在平台上鼓吹暴力。如果Facebook不先自行檢視它在國會暴亂一事扮演的角色、汲取教訓,儘快推出措施因應,同類的暴力事件或會再次發生。
有些人可被「放生」
Facebook本來規定,可保留違反其規則、但對公眾討論有足夠重要性的內容。惟這些內容得以保留,往往是因為它們是由政治界人士發布,令民眾覺得Facebook在給予政治界人士特權,讓他們可任意發言。Facebook於6月4日指會改變這規定,不再提供「特權」。
Facebook卻仍想有自己的空間去監察用戶發文。它保留權力,當再有政治界人士發布冒犯或危險的內容時,它仍可決定是否為他們破例。因此Facebook將來或依然不會移除可能會引致暴力事件的內容,令歷史有機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