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通過譴責以色列 美國為何投棄權票 七條問題值得留意
聯合國安理會上周五(23日)通過決議,表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地上興建殖民區的行動違反國際法,敦促以方停止。美國極罕有地在以色列問題上不動用否決權,而是選擇棄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召見美國大使,抗議美國無就決議投下反對票。
通過決議又如何?長遠來說如何影響區內局勢?下屆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否推翻決議?美以會以外交行動向聯合國施壓嗎?以方如何向投下支持票的國家施壓?這些問題相當重要。
美國與以色列是傳統盟國,這次決議卻引來雙方隔空批評。究竟發生什麼事?以下七條問題相當重要。
一、通過決議又如何?
實際上,決議不會對以色列、以巴衝突或有關和平進程造成即時的影響,因為聯合國今次通過的是無約束力動議,但該動議將推動聯合國跟進其他有實際效果的動議。這才是以方最擔憂的。對以色列來說,最壞的可能性之一是為以巴談判訂立前設,這將可能觸碰到以巴衝突中的敏感議題,包括邊界、爭議中的聖城耶路撒冷的地位、巴勒斯坦難民及談判期限等。
最快可能討論上述議題的是明年1月15日在巴黎召開的國際和平會議,是美國總統換屆之前,國際社會將議題放上安理會的機會。目前以色列已表明不會出席該會議,巴勒斯坦則表示會出席。
二、長遠來說如何影響區內局勢?
今次決議影響最大的是以色列自1967年以來在約旦河西走廊及東耶路撒冷設立的殖民區,尤其是決議表明以方「公然違反國際法」,將削弱以色列殖民區在之後的談判桌上的合法性,減少以方的籌碼。
在邊界劃定上,今次決議亦表明界限沿用1967年6月4日時的框架,除非雙方談判達成共識。
決議亦要求國際社會在跟以方交涉時,辨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被佔領區域的分別,這或許會導致以方在佔領區的產出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
再者,巴勒斯坦方面表明會密切留意以方是否遵從決議內容,否則可能從國際刑事法院(ICC)向以方興訟。
三、下屆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否推翻決議?
理論上是可以的。特朗普只要提出另一個動議,內容完全與今次決議相反就可以,但這個議案同樣需要至少聯合國內9個國家支持,並確保沒有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使否決權,亦即俄、英、法、中四國。
因此,實際上這是難乎其難。首先國際對殖民區屬違法和有礙和平進程有基本共識,要找到其他8個國家支持並不容易。而且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的俄羅斯和中國很大機會將行使否決權。
四、美以會以外交行動向聯合國施壓嗎?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資深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威脅會削減美國對聯合國的財政支持,以目前來說,美國提供的資助佔聯合國預算總額的22%。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表明會取消對聯合國5個組織的財政支持,總共約800萬美元,並指會重新評估與聯合國的關係。
五、以方如何向投下支持票的國家施壓?
決議通過後一天(25日),以色列傳召美國大使和其他10個投下支持票的國家大使,以提出抗議。內塔尼亞胡隨後更宣布收緊與支持決議國家的大使館的合作關係及高層官員訪問。
不過,這些一切看似怒哮的外交行動,亦無非只能傳遞以色列憤怒的訊息。因為收緊合作關係並沒有太大實際作用,更不會根本動搖以色列與這些國家的關係,較多只是姿態,特別是雙方貿易、軍事合作等關係其實不會有什麼改變。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奧巴馬才是今次決議成功通過的「罪魁禍首」,內塔尼亞胡並沒有暫停與美國大使館的合作關係,可見所謂壓力更多只是表面的。
六、這是安理會對殖民區的第一個決議嗎?
不是。但這是自1980年首個針對殖民區的決議。根據1980年3月1日通過的465號決議,安理會譴責「以色列政府官方支持在1967年後佔領的巴勒斯坦及其他阿拉伯土地上建立殖民區的決定」。安理會亦曾通過其他關於以巴衝突的決議,但並未涉及殖民區。
七、今次是否美國總統首次在任期末針對以巴衝突行動?
雖然奧巴馬今次的決定讓輿論感到驚訝,但其實這並非真的那麼罕見。1988年時任總統列根便曾在第二個任期完結前,開始跟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進行對話。2000年,時任總統克林頓在第二個任期完結前一個月,提出針對以巴衝突的指引「克林頓參數」(The Clinton Parameters)。到2008年即將卸任的總統布殊透過大使,投票支持安理會第1850號決議,推動「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及區內和平。所以說,今次結果亦可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