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聖誕】捱過迫害 摩蘇爾天主教徒終回鄉 主教悲喜交集
聖誕節與至愛親朋碰面、吃一餐好的,之後有信仰的人前往出席宗教聚會,這對身在香港的我們來說,是多麼自然。但對於很多活在戰場,或是家園盡毀的難民來說,這已是多年前的美好回憶,也可能僅能在夢中才看到的場景。
伊拉克政府軍剛自極端組織ISIS手上奪回的摩蘇爾郊外的小鎮巴特拉(Bartella),曾是數千亞述天主教徒聚居地。小鎮在2014年8月連同伊拉克及敘利亞大片地區,落入ISIS手中時,便變得空無一人。
巴特拉所在的尼尼微平原(Nineveh plains),是教徒年代久遠的定居地之一,這歷史可追溯至近2000年前。
ISIS的鐵蹄邁進伊拉克之時,針對非遜尼派穆斯林。ISIS對《可蘭經》的詮釋相當極端,它也狠狠地懲罰那些不遵守該等教條的遜尼派教徒。
天主教徒的命運又如何?組織向他們下了最後通牒,要不交稅、改信回教,或死於刀下。大部分教徒都走到庫爾德族自治區,橫渡札卜河(Zab)往東面逃去。
重返舊地的難民,發現映入眼簾盡是受盡炮火摧殘的樓房、瓦礫,沒有一處於有戰爭無情的刻痕。昔日有說有笑的鄰里街坊,已不知到哪裏去了。
難民雖然陸續返回巴特拉,但估計他們全面回鄉還需一段時間。當地教堂及宗教聚會場所多被嚴重破壞,信眾寸步難行,但無礙他們虔誠的心。
主教Mussa Shemali在破落的Mar Shimoni教堂主持平安夜彌撒。置身十字架已被拆掉,聖人雕像受損的大堂內,他自言感覺又悲又喜:「傷心的是我們神聖的地方被同胞破壞成這樣;開心的是,這是我們兩年來第一次舉行彌撒。」
估計伊拉克仍有逾100萬人生活在ISIS武裝分子控制區。Mussa Shemali在彌撤上說:「有一片烏雲籠罩在伊拉克上空,但我們不論發生甚麼事,都會在留在這裏,上帝與我們同在。
摩蘇爾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政府軍與ISIS為全面掌控此地已激戰一個多月。目前兩軍交戰前線,已移至該市東部區域。當地武裝分子混入平民之中,以汽車炸彈、迫擊砲及狙擊手抗擊政府軍。
▼數據顯示,天主教徒僅佔伊拉克人口0.8%。他們所住城鎮被ISIS佔據之際,所受迫害也甚多。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