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的.人物篇】從下而上改變現狀 挑戰巨人的勇者們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2016年世界各地的格局出現巨變,我們不再奉全球化為理想,西方國家亦不再視自由主義為金科玉律。在這些變化下,有一些人物亦悄悄地從自己的崗位起革命。他們就像告訴大家改變世界的,不一定是特朗普、習近平及普京等強國領袖,較不顯眼的人物亦可在建制內扳倒巨人,為未來帶來新氣象。

維斯加特今年成功逼令蘋果公司向愛爾蘭政府交還130億歐元,是歐盟史上最大筆的罰款。(Getty Images)

挑戰蘋果的大衛 ── 維斯特加 (Margrethe Vestegar)

獲英國《金融時報》選為年度女性的維斯特加,可算是2016年其中一位最具影響力,但又未必人人皆知的人物。作為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維斯特加今年大力打擊跨國巨企,蘋果公司、Google、麥當勞等等通通被歐盟「追數」,其中蘋果公司更被罰款130億歐元(逾1100億港元),令這些公司無法再利用歐盟成員國內的灰色地帶,來逃避企業應負擔的社會責任。

在多宗案件中,無獨有偶地受害的都是美國企業,難怪蘋果公司高層指她只顧保護歐盟企業,扼殺跨太平洋商貿合作。但這名丹麥前經濟部長在調查Google的案件中就表明「消費者依靠我們確保競爭公平公開,我需要履行職責」,事實上她在今年之前亦曾向意大利的快意汽車罰款約2000至3000萬歐元,證明她並非偏袒歐盟企業。

維斯特加雖然行事不帶任何感情,但她仍重視與民眾拉近距離,不時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Getty Images)

沉着應戰 為人民開拓機會

要挑戰跨國巨企的律師團隊,有「丹麥鐵娘子」之名的維斯特加心思非常慎密,丹麥資深電視台時事節目主持人克拉斯尼克(Martin Krasnik)更形容維斯特加為最難以看透的政治人物,又指她「完全不會流露情感」。在應付強大的對手時,她亦不會盲目作出控告,不少政治評論人均指她的策略大多是先收窄案件的範圍,然後在最有信心的一環重點出擊,用最少的資源向對手施加最大壓力,再廣開戰線同時作多項調查,最終在法院取得勝利。

上任兩年來一連串的勝利,維斯特加向跨國企業開出了共34億歐元的罰單,而各公司亦向提供非法稅務優惠的歐盟成員國,交回了約160億的稅款,儘管這些歐洲國家大多不想收回這筆巨額稅款。距離維斯特加的任期完結還有數年光陰,但今年她在處理果公司一案時已向世人表明她維繫公平競爭的決心,而她自己本人亦視自己的工作為「協助人們開拓機會」,可見類似蘋果公司的案件將陸續有來。

 

桑德斯推崇左翼為年輕人帶來了希望,是今年美國政壇最重要的發現之一。(Getty Images)

美國左翼思潮的捍衛者 ── 桑德斯(Bernie Sanders)

今年美國政壇風起雲湧,特朗普當然是大選年最後的勝利者,而大眾亦會記住希拉里的失敗。然而在下半年起就沉寂下來的桑德斯,其實在美國政治亦掀起了一場不可抗逆的左翼旋風,亦應是2016年其中一位被記住的人物。

75歲的桑德斯擔任了佛蒙特州參議員長達9年,是美國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獨立國會議員,他於去年選擇參加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初選,挑戰外界認為必勝的希拉里。

出身平民的桑德斯道德信念清晰而堅定,他倡導經濟平等,又反對華爾街的金融霸權,在初選期間又提出公立大學免收學費等政策,令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不滿美國政壇運作模式的年輕人紛紛選擇支持桑德斯。最終這名參議員在初選期間的成績遠超外界預期,意外贏得共23個州分,令希拉里一時陣腳大亂。

75歲的桑德斯卻是在選舉中,最能與20多歲的年輕打成一片的政治人物。(Getty Images)

對美國政治影響注定深遠

但隨着選戰發展下去,桑德斯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機會愈益渺茫,民眾亦不再「Feel the Bern」。最終在外界壓力下,桑德斯在7月正式宣布落敗,並為阻撓特朗普轉而支持希拉里,自己就脫離民主黨回歸獨立身分。

桑德斯這場選戰打得精彩,結果卻不亮麗,但他在全國舞台的橫空出世,卻為美國長久以來疲弱的左翼打下一支強心針。桑德斯將社會主義從美國社會的禁忌中帶出來,變為年輕人間最流行的思想,而外界相信民主黨亦會因桑德斯出色的表現,而審視黨未來的走向,朝左翼、消除經濟不公的方向發展。

 

魯哈尼以外交成果推動內政發展,希望能改善國內經濟的不景氣。(Getty Images)

為波斯雄獅療內傷 ── 魯哈尼(Hassan Rouhani)

魯哈尼今年最明顯的功績當屬與歐美各國就核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但這才是伊朗重新起步的開端。伊朗今年對外的外交工作收獲甚豐,作為近年中東地區政局最穩定的國家,魯哈尼將伊朗重新塑造為地區最重要的勢力之一,在沙特經濟轉型無期的情况下,成為地區霸權指日可待。

外交上的強勢其實亦與安定的國內政治環境輔助才可成事,魯哈尼其實在此方面亦有花功夫。雖然魯哈尼曾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最親密的教士之一,但在國內政治方面兩人卻取態不一,為國內政局埋下一枚計時炸彈。

如何處理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左),將是魯哈尼未來要面對的難題之一。(Getty Images)

內政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然而伊朗人民在今年2月底國會選舉中的取態,顯然認可了這名溫和派總統的工作,最終魯哈尼領導的溫和派聯盟奪得超過四成議席,成為國會內最大的聯盟。得到民意授權的魯哈尼,在此後就着力改善民眾最關心的經濟問題,好好利用西方解除對伊朗制裁這個良機。畢竟伊朗軍隊的控制權不在魯哈尼手中,他的主要工作是管好內政。

核協議簽訂已接近一年,魯哈尼於年內亦接見了來自歐盟、中國、韓國等經濟強國的領袖,希望引入國外投資,盡快向國民展示核協議帶來的經濟實效。據《經濟學人》的估算,伊朗於2016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將會達到4.5%,比2015年的0.4%有着明顯升幅。但魯哈尼仍要解決國內上半年高達12.2%的失業率,否則他多年來的功夫就會白費,因為明年就是大選年,自己的政治前途依然未卜。

按此返回2016國際新聞回顧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