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為何積存核廢水 「超重氫」氚對人體有害嗎?|新聞教室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把福島第一核電站積存的污水排入大海,引起關注。日本自2011年東日本311大地震後,留下的核事故問題至今未完全解決。但既然輻射不再擴散,為何會產生廢水?事隔10年的今天為何會成為問題?

圖為4月13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召開內閣會議,決定把福島核廢水經處理後排出大海。(Reuters)

核廢水從何而來?

東日本311大地震引發海嘯,衝擊福島第一核電站引發核事故。因冷卻裝置停止運作,有反應堆發生爐心熔解,為進行降溫當局決定向反應堆注入海水。

這些海水受到反應堆內輻射污染,沒辦法直接排入大海。現時用作降溫的海水除繼續浸在反應堆內外,大部分被收集起來儲存,這是核廢水的來源之一。

第二個來源是雨水及地下水。由於反應堆內的燃料棒仍未除出,無法直接把反應堆蓋棺「廢爐」,這10年來一直流經核電站的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輻射污染成為廢水的來源。而這些水會不斷增加,成為今天容器滿載,需要處理的原因。

為何選擇把廢水排進大海?

現時用作儲存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污水,近1,000個的儲水設施已九成滿載,由於不能無止境地增設儲水裝置,因此必須排走廢水。

同時受技術限制,當局沒法完全淨化水內所有輻射物,經處理的廢水仍會殘留名為「超重氫」(氚)的放射性物質。

日本政府考慮過多種處理含氘廢水的方案,而排進大海是目前大多數核電廠處理類似廢水的方法之一,較易控制和評估影響,因此決定選擇此方案。

圖為日本東京一間超級市場的急凍海鮮櫃位。福島排放核廢水,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海沿岸的海鮮。(Reuters)

什麼是「超重氫」?對人體有害嗎?

超重氫(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由一顆質子和兩顆中子所組成。多餘的中子令氚不穩定,在吐出中子的同時產生輻射,因此帶有放射性。氚會與氫一樣與氧原子結合,從而變成一種具放射性的水。

氚帶來的是β衰變,能量雖高但穿透力弱,在空氣中僅影響數厘米的範圍,亦不可能穿透包括人體皮膚的任何阻礙物。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不過若直接飲用含氚的水,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

把含氚廢水排進大海會造成污染嗎?

事實大自然受宇宙射線或環境輻射影響,正常情況下也會產生微量的氚,因此氚在海水或水資源上是必然存在的。

而今天正在運作的核電廠,都會使用水作為冷卻及產生蒸氣推動發電機,而產生含氚的水都會因無法處理而排入大海。多個國家都有設下排放標準,目的是為保證排放的廢水都能經大量稀釋,而不會對附近海洋生態造成影響。

根據日本排放標準,為每公升水6萬貝克。目前儲存在福島的廢水總輻射含量高達900萬億貝克,日本政府目的就是要把這些水大量稀釋至排放標準後,再緩慢地排出大海。

因此在理論上,日本只要跟隨國際標準,把廢水排出大海是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影響。但畢竟這些廢水是核事故後製造出來的產物,同時會對日本沿岸捕漁業造成聲譽傷害,加上長時間排放增加意外機率,因此會受到漁業團體反對及國內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