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內塔尼亞胡內閣通過不信任動議 以總檢察長斥政府圖凌駕法律

遭內塔尼亞胡內閣通過不信任動議 以總檢察長斥政府圖凌駕法律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內閣3月23日通過對總檢察長巴哈拉夫-米亞拉(Gali Baharav-Miara)的不信任動議,尋求解除其職務。巴哈拉夫-米亞拉同日批評,內塔尼亞胡的政府試圖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對其權力進行任何制約,並試圖壓制司法系統。

圖為2025年3月23日,耶路撒冷群眾集會,抗議政府對總檢察長巴哈拉夫-米亞拉(Gali Baharav-Miara)進行不信任動議,及日前解除國家安全總局(又稱辛貝特,Shin Bet)局長巴爾(Ronen Bar)職務。(Reuters)
圖為2025年3月23日,耶路撒冷群眾集會,抗議政府對總檢察長巴哈拉夫-米亞拉(Gali Baharav-Miara)進行不信任動議,及日前解除國家安全總局(又稱辛貝特,Shin Bet)局長巴爾(Ronen Bar)職務。(Reuters)
+2

在內閣召開會議之際,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正展開新一輪大規模示威,於23日已進入第6天,群眾不滿重啟加沙轟炸、對國安總局長解職,以及最新的對巴哈拉夫-米亞拉進行不信任動議。有民眾批評,內塔尼亞胡正試圖摧毀以色列作為民主國家。

據指出,今次解職是由於巴哈拉夫-米亞拉屢與政府對立,司法部長萊文 (Yariv Levin) 於23日稱,對方「衊視」政府、「長期存在重大意見分歧」,已要求對方辭職。

而在內閣就不信任動議表決前,巴哈拉夫-米亞拉發信批評,不信任動議並非尋求增加信任,而是尋求官員對政治階層的忠誠;並非尋求治理能力,而是尋求無限的政權權力,旨在削弱司法部門和威嚇整個專業階層。

按照程序,不信任動議動議通過後,政府必須召集5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處理巴哈拉夫-米亞拉的解職,及任命新的總檢察長。工作包括為巴哈拉夫-米亞拉舉行聽證會,然後就是否應該解僱她提出建議,高法院最後將審理後裁決。

不過,該委員會目前尚有兩個席位懸空,且反對派議員已誓言提出法律挑戰,因此料巴哈拉夫-米亞拉的解職將需時數月。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