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就任丨北京智庫:中美關係正常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月20日正式上台,外界對於華府新政權能否改善上屆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惡化的美中關係。一份報吿估計,拜登時代美國的對華政策將趨於理性,中美貿易談判有望重啟,雙方多邊合作領域擴寬,兩國人文交流預期可以恢復。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發表《拜登時代的中國與美國:趨勢與應對》的報告稱,第一,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將趨於理性。與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相比,建制派的拜登或將重新回到傳統軌道,再度重視規則和經驗。
報吿稱,在近幾任美國總統中,拜登是最熟悉中國的一位,他曾四次到訪中國,見過中國的四代領導人,和中國的學界、政界、商界保持了密切聯繫。「拜登從政48年,在外交有很深造詣,本人氣質和性格可以團結眾人,愛好和平,擯棄仇恨,他想成為建設性的參與者,並與任何國家合作,尤其是中國。」
目前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仍然嚴峻,當地的族裔矛盾日益激化,如何穩定疫情、恢復經濟、彌合社會分裂是拜登陣營上台後的第一要務。在這種情境下,重心向外、將對華競爭衝突化,顯然不是一個理性政府的理性選擇。這將意味着中美之間的緊張將得到緩解,拜登當局將更注重兩國高層間的外交溝通與對話,兩國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將大為降低。
第二,拜登政府有望重啟與中國貿易談判。報吿表示,拜登2020年12月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會暫時維持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包括取消關稅。他還說,首先會對第一階段協議進行全面審查,並徵詢亞洲與歐洲傳統盟國的看法,以便制定一致的戰略,而不是過早做出個人判斷。
拜登此前曾經多次表示,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實際上是給美國的消費者和公司加徵稅,在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方面與中國對抗的最好方法是與盟友和夥伴結成聯盟,而不是通過單邊關稅。
拜登時代對華貿易態度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他提名華裔戴琦(Katherine Tai)擔任貿易代表。分析指出,相比於特朗普時期的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戴琦可能更傾向於多邊執行機制。她曾表示,應該強硬和有策略地對付中國。此外,中國國務院於1月13號任命俞建華為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報吿稱,中美在貿易談判方面的人事調整似乎預示,中美恢復貿易接觸可能比預期更早。
第三,拜登時代,中美多邊合作領域也有望擴寬。報吿指出,中國始終主張推動全球治理國際合作,拜登政府回歸多邊主義的趨勢,將促進中美在應對氣候危機、對抗疫情、推進全球經貿規則等領域的合作對話。
第四,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預期將恢復。特朗普執政時期,社會民粹主義盛行,美國不斷收緊簽證政策,學者、青年學生甚至民眾旅美都受到了政治身份和專業等各方面的限制。
拜登新政府執政後,留學生政策的理性回歸,人文交流止跌回升成為廣泛預期。在當今世界科技競爭十分激烈、人才爭奪異常的普遍背景下,中美展開人力資源合作與科研項目合作,特別是教育交流合作、科技目合作,對兩國都意義重大。在民間層面,專家學者、民眾出遊以及智庫等非政府組織都能為健康的中美關係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