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俄羅斯戰略勝利?克宮充當「和事佬」有風險

撰文:房伊媚
出版:更新: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9月起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地區)發生衝突,造成最少4,000人死亡,8,000人受傷。在俄羅斯斡旋下,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11月10日表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已簽署停戰協議。美媒11月21日指,普京聲稱取得戰略上的勝利,但其實協議附有風險,「成本」有待計算。

停戰協議不全面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21日報道,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1990年代已因納卡地區狀況而爆發戰爭,分析師警告,停戰協議未能解決引發當年戰爭的問題;如果沒有全面和平條約,停戰不會持久。

在兩國於10日達成的停戰協議中,確定阿塞拜疆可繼續控制已佔領的地區,包括納卡地區約40%的土地、附近數個地區,及亞美尼亞同意撤離其他鄰近的地區。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Chatham House)專家布勒斯(Laurence Broers)稱,不太肯定兩國協議算不算是和平協議;協議甚至沒有提及兩國在納卡地區有爭議的問題,它不似能夠作為解決長期衝突的基礎,比較似僅暫時停火。

▼更多關於納卡衝突的資訊,請點擊放大觀看:

+1

俄方難以維持影響力

根據停戰協議,俄羅斯會在納卡地區的前線及當地連接亞美尼亞的走廊部署維和部隊,為期5年。《華盛頓郵報》21日指,俄方部署維和部隊或會很昂貴及冒險。布勒斯表示,俄羅斯的長遠目標是對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維持影響力,但如俄方要防止兩國再有衝突,就要應付與兩國的關係,這是一項需要小心處理及要做很多「保養」的工作。

亞美尼亞2018年爆發「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其後掌權。帕希尼揚上任後清除數名親俄的安全官員,又嘗試親近歐洲、以平衡俄方的影響力。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亦排除納卡地區的自治狀態,代表未來仍有可能與亞美尼亞發生衝突。阿塞拜疆5年後亦可否決讓俄方維和部隊留在納卡地區,俄方是否能長期維持影響力及當地和平,仍是未知之數。

▼亞美尼亞民眾示威抗議政府與阿塞拜疆簽停戰協議的情況,請點擊放大觀看:

亞美尼亞有反對聲音

兩國10日簽署停戰協議的消息傳出後,亞美尼亞民眾同日上街抗議,他們衝擊國會,議長米爾佐揚(Ararat Mirzoyan)被打傷。亞美尼亞政府14日公布,國家安全局(NSS)阻止一宗前官員企圖暗殺帕希尼揚及奪權的陰謀。

《華盛頓郵報》報道,亞美尼亞反對派威脅要嘗試撤回協議,儘管這樣做不切實際;普京17日形容這是「自殺式」行為。普京稱如果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關係修復,包括社會層面上,國民的關係修復,納卡地區的狀態就可安定下來。但報道認為,這在沒有深入的和平談判下,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