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東南亞向有零星病例 未涉小頭症 巴西疫潮或因變種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世衛周一(1日)召開會議,宣布將巴西近日出現的寨卡病毒疑致嬰兒小頭症情況,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其實東南亞向來亦有零星確診感染寨卡病毒個案,其中估計以泰國較多,但從未證明有引發小頭症,亦未引發嚴重疫情。有東南亞衛生專家指出,雖然巴西的情況,懷疑與當地寨卡病毒出現變種有關,情況有別於東南亞,但始終不能掉以輕心。

寨卡病毒席捲全球,近日有專家指病症於泰國或已廣泛傳播,然而暫時發現個案仍尚少,而其病情亦未必與巴西相似。(美聯社)
泰國疾病防控部門總幹事格茲拉(Amnuay Gajeena,圖)認為寨卡病毒於泰國擴散的風險相對低。(網上圖片)

兩年僅7宗 政府指風險低
 

寨卡病毒現時已知主要傳播媒介為埃及伊蚊,而東南亞國家天氣濕熱,適合蚊子滋生。根據去年《美國熱帶醫學及衛生學報》(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刊登的報告,泰國由2012年首次發現寨卡,至2014年,合共發現7宗確診個案,加上今年亦發現1宗,是東南亞地區中發現最多個案的國家,估計實際感染數字應更多。但與當前巴西的嚴重疫情相比,東南亞的情況明顯是兩回事。

 

泰國疾病防控部門總幹事格茲拉(Amnuay Gajeena)認為當地擴散危機相對低,又強調「泰國是一個中型大小的國家,並有良好且易於到達的公共醫療系統。」

寨卡病毒被懷疑與小頭症嬰兒有關,然而於東南亞發現的寨卡個案未發現與小頭症有關係。(Getty Images)

寨卡有多年歷史 未必與小頭症有關

 

寨卡病毒1947年於烏干達首次被發現,與非洲及亞洲一直為溫和的罕見病症,直至2007年才於西南太平洋突然爆發,雅浦島上四分三的3歲以下小童發現感染,但當時患者的徵狀溫和,並可自行痊癒。2013年於法屬波利尼西亞再次爆發,才首次發現它與可導致癱瘓的格林-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有關。

 

然而直至去年底巴西爆發寨卡疫症之前,從未有證據顯示此病與小頭症(microcephaly)嬰兒有關。例如2007年雅浦島的爆發,就未有如巴西般發現導致畸胎問題。

 

東南亞區世衛辦公室亦表示,至今未有發現東南亞的寨卡病毒與小頭症有關。

專家:小頭症或因病毒變種

 

柬埔寨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總監豐特尼爾(Didier Fontenille)指出,雖然未弄清因由,但巴西出現的小頭症,有可能是因當地寨卡病毒出現變種所致,理論上這也有可能在柬埔寨出現,故不能掉以輕心。

 

泰國衛生部門亦強調不會掉以輕心:「由於病毒由蚊子傳播…當蚊子仍然存在,則仍有可能發現這病毒。」

 

(美國之音、海峽時報、The Malaysian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