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輿論:RCEP是特朗普給中國的意外驚喜嗎?
經過8年談判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1月15日完成簽署。該協議包括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因15個成員國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佔全球總量約30%,該協議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協議。
在過去幾年裏,多邊主義多被質疑,而今,疫情又衝擊了各國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RCEP的簽署對於地區經濟的整合還是全球經濟復甦都有着標誌性的意義。輿論肯定RCEP時又不可避免地聯繫到了不在這個協議之中的美國。
被肯定的RCEP
《衛報》用了「歷史性的」(historic)一詞來形容RCEP的達成。「亞洲組成了全球最大的貿易組織」,路透社如此評價。布蘭戴斯大學國際金融學教授佩特里(Peter Petri)表示:「以某些標準衡量,這是歷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全球約30%的人口得到了覆蓋。」
按照佩特里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普盧默(Michael Plummer)的估計,RCEP將使全球經濟規模增加1,860億美元,使其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0.2%。
11月1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網上RCEP簽署儀式,身後的國旗非常醒目,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簽署時有鮮明對比(點擊圖集瀏覽):
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國領導人也都肯定了RCEP。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聲明中稱:「我們的貿易政策是為了支持澳洲就業、增加出口機會、維護一個更為開放、有着強大產業鏈的地區。澳洲20%的就業依賴貿易,在澳洲和地區開始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建之時,RCEP協議將是至關重要的。」
印尼貿易部長蘇帕曼佗(Agus Suparmanto)表示,此次協議將有助於印尼從疫情復甦,並有可能在2021年至2032年期間使其GDP增長0.05%。他還補充說,RCEP在批准5年後可能會使出口增長11%,投資增長22%。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稱,日本也期待該協議成為本國後疫情時代經濟的催化劑。
新加坡的貿易部長陳振聲則認為,該協議將使參與國的出口更具競爭力,並為中國和該地區國家創造一個一體化的市場。
美國該怎麼辦?
在成員國一致認為RCEP將帶來利益之時,西方輿論在關注這一話題時也提到了美國。《紐約時報》直接給出了《中國領導的貿易協議簽署了,這是美國的一個挑戰》的標題,在承認這一協議覆蓋了22億人口,比以往任何一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都多,同時又稱「有可能幫助中國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周邊經濟主導力量的形象」。
路透社也認為這是一個「中國支持而美國卻被排除在外的組織」,該報道提到,在華盛頓參與亞洲事務受到質疑之際,RCEP可能會更堅定地鞏固中國作為東南亞、日本和韓國的經濟夥伴的地位,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指中國)在塑造該地區貿易規則方面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美國既沒有參加RCEP,現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上台第一天便退出了TPP(跨太平洋夥伴夥伴關係協定,後改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在有關亞太地區的兩個重要地區貿易協議上都不見美國的身影。此時,正值美國政府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贏得大選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會採取何種貿易政策還不得而知,《華爾街日報》認為該協議的簽署對拜登來說是一個考驗。
彭博社援引專家的分析稱,RCEP是否會改變地區格局,使之有利於中國,取決於美國的反應。目前,仍不能確定的是拜登團隊如何應對貿易協議,是否會重新加入TPP。
有關拜登政府會否重新重返TPP 一事,《紐約時報》在報道中提到,拜登曾說,他將推遲任何新貿易協議的談判。他希望把精力集中在控制疫情、復甦經濟,以及投資美國製造業和技術上。這似乎預示了拜登政府重新加入TPP的可能性比較小。
路透社的分析也是持類似看法:拜登不太可能再短期內加入TPP,因為拜登政府將不得不優先處理國內的疫情。美國商會亞洲副主席弗雷曼(Charles Freeman)表示:「不確信會有太多的關注放在貿易上,包括第一年或者之後重新加入(TPP),因為要關注疫情。」
再者,在一些貿易專家看來,RCEP的簽署表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會等美國。歐盟也在加快步伐進行貿易談判。隨着其他國家簽署新的協議,美國出口商可能會逐漸失去市場。對外關係委員會貿易和國際政治經濟高級研究員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對《紐約時報》稱:「儘管美國目前的主要焦點是國內問題,包括需要遏制疫情和重建經濟和基礎設施,但我不敢擔保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會等美國理順了國內事務後再說。」
美國導致的結果?
在輿論看來,RCEP今天的簽署有着美國的因素,比如路透社就認為,對中國來說,這個包含美國眾多盟友的新組織是特朗普退出TPP帶來的「意外之喜」(a windfall)。在它們看來,美國的「消失」給了北京以「可乘之機」。
的確,如果不是特朗普上台後退出TPP,如果特朗普不是執意推單邊主義、執意與中國乃至越南、日本這樣的國家打貿易戰,RCEP的推進可能不會如此之快,或者說RCEP的一些國家可能並沒有如此迫切的需求來推進RCEP。
但這只能說是特朗普起了「催化劑」的作用,而非決定性的作用。RCEP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對抗美國而設立的。現實是,提出建立RCEP的是印尼,2012年的正式談判是在柬埔寨,2013年討論條款在汶萊,2016年發佈聯合聲明是在菲律賓,2019年參會國領導人集體到場是在泰國,2020年簽定協議主場是在越南。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重要節點、會議、宣言都是在東南亞國家。與美國當年要借TPP制定貿易規則不同,中國並沒有將其看做是自己話事的協定。
之所以中國被聚焦在於中國的體量。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RCEP眾多成員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更是全球10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樣的一個龐大經濟體是任何組織不能忽略的,與之協商或者簽署的貿易協議都會引發關注。印度未能參加RCEP後,各方仍在「拉攏」,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與美國退出的TPP又有何異。